近日,医院神经外科用一根细细的电线,实施脊髓电刺激,不开刀、不吃药,为患者朱大爷解决了让他抓心挠肝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皮疹好了神经痛来了
2个月前,朱大爷左侧腰背部突然出现疱疹,部分疱疹破溃,流出黄色液体,破溃结痂呈红色片状,医院就医,被诊断为“带状疱疹”。经过治疗后,朱大爷的疱疹逐渐结痂愈合,但是,他却感觉疼痛越来越明显了。
“简直是碰都碰不得,像针刺又像刀割,经常痛的一身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觉都睡不成,吃药也不管用,简直是太折磨人了。”朱大爷提到治疗前的惨状,还心有余悸。
备受折磨的朱大爷医院神经外科找到了刘阳主任医师和张海副主任医师,希望两位专家能解决他的痛。
刘阳和张海经过详细查诊后,明确朱大爷的疼痛是由之前的带状疱疹性神经痛造成的。
只用一根针解决“天下第一痛”
经过一系列严密检查,以及详尽的术前评估,神经外科医疗团队为朱大爷实施了脊髓电刺激治疗。
在复合手术室(HYBRID-OR)视频监测下,医生在朱大爷背部植入刺激电极,再接上刺激器。随着机器启动,朱大爷腰背部常抽痛刺痛的部位被一股酥酥麻麻的电流覆盖,他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脑海中只有一个字“爽!”当天减轻疼痛至少60%。
在复合手术
室接受治疗
很多人对带状疱疹认识有误解,认为就只是病毒感染,擦了药自然会好。其实带状疱疹后,如不尽快对疼痛进行治疗,就会形成顽固性后遗神经疼痛,此类疼痛常常剧烈,而且相当顽固,号称“不死的癌症”,特别是年龄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且年龄越大,神经痛越重。目前医学界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脊髓电刺激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福音
脊髓电刺激(SCS)俗称镇痛起搏器,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有效手段。将一根纤细的电极放于椎管的硬膜外腔,电极释放微弱的电流,刺激脊髓后柱的传导束和后角感觉神经元,从而促使体内自身内源性镇痛物质如脑啡肽、内啡肽等的释放,进而发挥内源性镇痛效应,关闭疼痛信息的传递,达到缓解和阻断疼痛的目的。同时通过电流的刺激,也可以促进神经自身的修复。
据神经外科张海副主任医师介绍,脊髓电刺激手术还能应用于植物人促醒、糖尿病足、脑卒中后疼痛、幻肢痛、残端痛、手术后慢性疼痛(如乳癌术后痛、胸外科术后肋间神经痛)等。脊髓电刺激不借助任何药物,不破坏神经,手术创伤小、痛苦少,同时修复神经,堪称“绿色疗法”。
专家介绍
张海,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0年,中国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认证,中国抗癫痫协会会员,四川省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四川省抗癫痫协会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分会委员,绵阳市神经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主攻方向功能神经外科,擅长于脊髓电刺激治疗顽固性疱疹后神经痛、植物人促醒;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癫痫病灶切除、迷走神经电刺激VNS);帕金森病、梅杰综合征、特发性震颤的脑深部电刺激治疗(DBS);微血管减压(MVD)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及舌咽神经痛;3D打印辅助下颅内微小病灶活检、深部血肿穿刺及三叉神经半月结球囊压迫术;顽固性癌症晚期疼痛的镇痛泵植入术等等;并医院、医院医院进行进修培训。参与多项省级及市级科研课题,撰写专业论文数篇。
门诊时间
周五上午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
(李晓庆)
投稿:神经外科
编辑:黄平
审核:王春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