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支付、网上消费等数字化应用的迅猛普及,一切事物都被联网、都被记录。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位数据使用者同时又是数据提供者,历史已经迈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大数据时代。
早在年2月《纽约时报》的一篇专栏文章首次提出:“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文章还着重指出:“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做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
穿短裤的邓勇数字化时代,就这样在大多数人还没有警觉的短短几年间,就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与其他时代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不同,数字化时代将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因为数字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绕开人类大脑,直接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决策。人类的许多思考功能,就这样被数字系统接管了。
这一下,原以为是恒古不变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之“真理”不灵了。有史以来,依靠智者经验积累和灵感闪现来做决策的历史阶段,即将被数字系统终结。
自从有了导航系统,驾驶员再不用对照地图停停开开,边走边看;再不用担心请来的带路人,为多挣几个钱而专门让你绕圈子。
驾驶员愿意遵从导航系统的指挥,是相信它会在最短时间,准确无误地将其带往目的地。
工作照而导航系统能够尽职尽责的当好“领路人”,是因为它具有自动计算最短距离,并根据拥堵路况随时调整行车路线的功能。这些功能之所以能实现,除了系统本身具有的运算功能外,还要归功于互联网和大数据。互联网将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通过云端联接了起来;大数据提供了路程、路径、路况、车速等计算所需的一切资料。
与此同理,用一系列特殊算法,编制数字化管理系统,将工作流程的各种数据衔接起来,根据数据的反馈及时调整应对措施,系统就可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自己“思考”并作出最佳决策。
这就是大数据时代人类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由此推断,未来的生产方式一定是人机协作、一切重复劳动必然被机器替代、各行各业的管理方式必然依赖机器算法。所以,数字化管理系统就必定会成为各行各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
如果说互联网改变了业务流程,消除了产销距离,严重冲击了商业活动,造成大批传统商企被淘汰。那么这波大数据浪潮将完全颠覆决策过程,直接冲击整个人类的生产、经营方式。凡死抱传统方式,不跟上潮流转型的各行各业,也终究逃不出被淘汰的命运。
也许有人要问,当数据系统取代人类做出一般决策之后,领导干啥?这就是顺应历史潮流提前进行布局,就是建立管辖范围内的新型管理系统。目前,最紧迫的就是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因为数字化浪潮已经来了。
作者简介:邓勇男年出生,四川绵阳人。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钢笔画联盟会员,中国名人名家书画院会员,中国艺术家收藏协会名誉理事,北京东方翰林书画院名誉副院长,北京当代环球书画院艺术顾问。长期从事钢笔画研究,入选历届全国钢笔画展,获优秀、铜、银奖若干次。他在长虹集团华丰公司长期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担任过生产工人、检验员、人事管理、综合管理、总调度,装配厂生产副厂长、机加厂经营副厂长、元件厂常务副厂长,团支部书记、分工会主席。他擅长总结经历心路、爱好写作散文和经营管理论文。
10号茶坊/投稿须知
1、来稿请注明“10号茶坊”和“原创”字样,同时标明文章体裁。2、请随作品附上本人生活照片和作者简介(含作者当前所在地)。3、不同意修改和配图的请注明。4、一周内赞赏的60%作为稿费发放给作者。5、投稿邮箱:
qq.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