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绵阳天气
绵阳旅游
绵阳新闻
绵阳招聘
绵阳房产
绵阳特产

街巷印集16老街旧事焕发新生

在成都,

知道“东胜街”名字的人并不多。

但换个说法,便家喻户晓了,比如:四川电视台那条街、四川“统战”街、四川文化厅办公的那条街、成都最好的西式饭店“沙利文”那条街……

然后,时过境迁,现在再介绍它时,在所有代名词前面就要加上一个“原”字了。

康熙六十年间

清政府在成都驻防八旗,在先秦张仪修建的“少城旧基”上,为八旗兵及其家属专门修建“城中城”,名为“少城”,汉族称“满城”。

东胜街,就位于“少城”和“成都皇城”(明蜀王府,今成都市中心四川科技馆、天府广场一带)交界处。

在清代

因这里设有主办“兵、刑、工”三部事务的左司衙门,故名“左司胡同”。

到了民国时期

成都街巷命名都去除了源自蒙古族的“胡同”称呼,改用“街、巷”作为道路通名。

为了显示辛亥革命胜利后的新气象

这里重新取名便用了“胜”字。

其地理方位

虽然位于“成都皇城”以西,

但它相对于“少城”来说,却位于“东”面。

由此

便有了“东胜街”这个名字。

说到东胜街

不得不提到当年赫赫有名的

“沙利文饭店”。

因为它

见证了近代风云激荡的峥嵘岁月。

民国初期

川军将领唐式遵在清左司衙门处修建饭店

取名“沙利文”。

饭店建筑风格颇似欧洲城堡

是成都早期最好的西式饭店。

民国时期胡天主编的《成都导游》

一书这样评价它:

“成都最贵族之旅馆,来蓉之高贵绅士多乐居于此,非仅设备好,招待亦甚周到,惟以房价稍高耳,附设餐馆、浴室、剧场”。抗日名将宋哲元辞去军职来到成都,就住在沙利文饭店。

沙利文饭店

抗战时期是爱国剧目公演的文化阵地

年12月,解放军入驻成都与中共四川地下党胜利会师地点也在这里。

年2月9日,成都市第一届政协委员会成立,办公机构就设在沙利文饭店,东胜街由此成为成都市政协驻地。

不仅如此,原四川省委统战部也在东胜街,地址就在沙利文饭店旁边的唐式遵公馆,成都市委统战部同样也在东胜街。

所以,东胜街当初也被叫作“统战一条街”。

东胜街

这里还是成都十五中的起源地。

三十年代初

时任四川省主席兼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先生拨款在东胜街的原私立岷江大学校址,创办了“建国中学”,意为“振兴教育,培植建国人才”。

当时

建国中学

与另外三所成都最好中学

并称"成华联建"。

其中“成”即成都县立中学,今成都七中;“华”就是列五中学前身“省立华阳中学”,“联”即成都联合中学,今成都石室中学。

年4月

因躲避日机轰炸

学校疏散到温江涌泉寺

年在武侯祠附近另建新的校舍

而所在的街道

也因“建国中学”

命名为现在的“建国巷”。

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接管成都各私立中学,按照全市统一编号:

建国中学改为“成都市第十五中学”。

年与西北中学合并

成为西北中学高中部。

东胜街

最让成都人熟知的

还是因为“东胜街40号”

因为这里是

原四川广播电视台的所在地

年的5月1日

四川电视台的前身“成都电视台”,从成都市百货大楼发出了第一缕电视信号,宣告正式开播。

年,四川电视台在东胜街40号驻扎下来。

年,在这里还建造了一幢14层集办公、发射机房一体的标致性电视大楼。

年7月四川电视台和四川广播电台合并,成为四川广播电视台。如今,已经迁址成都世纪城。

从此,记载着几代电视人的青春年华,见证了四川电视台最辉煌时期的东胜街40号,成为过去。

时间窥见过去的繁华与沧桑

岁月见证历史的更迭与变化

名噪一时的沙利文饭店

变成了新的文创地标“德必大陆宽窄WE",以文化、艺术、数字、时尚为核心,呈现新消费场景和新体验。

四川电视台旧址

也有机更新为“少城视井文创产业园”,以音乐、影视、数字娱乐等产业为主导,焕发着新的生机。

原来的四川省文化厅

也已搬迁变成四川省文物局。

临街的铺面

如今的主要业态是面馆和咖啡馆

宜宾燃面、绵阳米线、蒲面道、坝坝面、鸡汤铺盖面和各色饺子抄手炒饭烧菜随处可见。

沿街的咖啡馆更是一家接着一家,卡桑里、Soul宿、短笛咖啡、瑞幸、LABLOGY、BCScoffee、OOOHmyfun咖啡馆各色争辉,等待着客人的到来,随性洒脱地慢品人生。

一雅一俗

一慢一快

一闹一静

相映成趣

上演着东胜街自己的小资小调和市井烟火。

这就是

东胜街

在沿街的梧桐树下

老街旧事在新晋的地标里

正与时代同行

焕发新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yangzx.com/myfc/11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