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科技部批复同意《四川创新型省份建设方案》,标志着四川成为继江苏、安徽、陕西、浙江、湖北、广东、福建之后全国第8家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省份试点省份。日前,四川省正式印发《四川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力争到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和创新型四川。全面创新改革是我省的“一号工程”。成德绵是全创改革的“主阵地”,但三地又承担着不一样的侧重点。《方案》明确,成都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德阳市要重点推进装备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而咱们绵阳市,则是要重点推进绵阳科技城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改革发展示范基地。绵阳科技城建设已有多年,截止目前,做得怎么样?成效如何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扒一扒”!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绵阳科技城的重大战略决策。17年来,以科技部为组长,18个国家部委组成的部际协调小组密切配合、倾情相助,布下建设国家科技城这盘大棋。为此,绵阳积极开展了军民融合、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先行先试;一系列倾向科技城建设的政策、资金涌入,推动绵阳产业转型发展;开放合作不断扩大,各类人才在这片热土扎根,绵阳“城市名片”越发响亮。如今,这个蛰伏于西南腹地的军工重地,正在不断裂变,逐步壮大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试验田”、军民融合创新的“排头兵”。目前,绵阳已创造出多项唯一和第一:全国唯一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全国首家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全国首家军民融合科技银行……此外,重大项目中物院“神光Ⅲ”装置通过国家验收,一批新时期国家顶级大科学工程即将在绵阳开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中心建成27座风洞,承担载人航天飞行器、国产大飞机等空气动力试验,空气动力数值模拟工程和大型低速风洞等新上重大项目选址绵阳;建成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航空试验基地。五年前,绵阳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到家,如今,科技“小巨人”超0家。据统计,截至年底,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达78.91%、科技进步综合指数达68.57%。年上半年,绵阳在军民融合企业产值达亿元,同比增长12%。当前,绵阳科技城正朝着全年军民融合产业实现产值亿元以上、增长11%以上的目标奋进。循着这“热腾腾”的发展势头,我们可以触摸到科技城的创新与活力,信心和希望。此外,《方案》还提出,到年,力争推动军民融合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亿元;争取新创建1-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养一大批高端产业发展的紧缺人才。(绵阳广播电视台记者:鲁文林四川发布)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