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春节,为了保证合作企业的正常生产,位于经开区的好圣汽车的生产线仅在大年三十关闭了24小时。每天,都会有3万多件汽车零部件从这里源源不断发到全国各地,组装后被奔驰、大众、通用、福特等世界知名汽车品牌采用。去年,国内制造行业受经济持续下行影响整体低迷,好圣汽车订单量不降反增,出货量较上年增长20%,公司与铜芯铜业一道顺利进入全省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名单。像好圣汽车这样逆势上行的企业,在绵阳并非个案。据统计,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达9.9%,八大重点产业产值同比增长9.5%,“两新”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已经分别达53.5%、35.4%,继续领跑全省。
年,以招引和培育为突破口,保持稳中有升,进一步提升工业运行质量是全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年底亮出的这份“成绩单”,标志着绵阳工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全市经济运行已悄然开启全新的“内涵增长”模式。
招大引强做大产业“蛋糕”
年12月28日,总投资亿元的京东方6代线项目、全球第三条AMOLED(柔性)生产线在绵阳高新区动工。
有了梧桐树,才引得来金凤凰。这个四川史上最大单体工业项目落户绵阳,不仅显示了绵阳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深厚积淀,也充分印证了绵阳招大引强的政策红利正逐渐释放。
去年7月,为了壮大骨干企业队伍,迅速做大产业规模,绵阳先后出台了《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关于推动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的意见》。前者将重大工业项目引荐人作为重点奖励对象,后者明确规定将招商引资作为“干部培养锻炼的重要平台和干部成长使用的重要通道”,并迅速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选派出20余名优秀干部到驻外招商分局担任要职。
仅去年一年,绵阳在莫斯科,中国香港、深圳等地举行投资促进活动共计27场,重点都瞄准“两新”产业,新签“两新”产业项目个、总投资.1亿元,投资额增长48.4%、占总签约额的52.4%。
为了让优秀企业愿意来、迅速落地、建成、投产,绵阳深度优化发展环境,聚力服务保障,不断强化园区建设、强化要素保障与人才支撑。建立了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等长效服务机制,落实天然气价格降价政策,积极推进全省直购电试点;开展企业应急转贷服务和应收账款融资试点,实现融资42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万元。为缓解企业贷款压力,切实服务企业,市国税系统不仅与银行联合开通了税E贷,还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全年累计为高新技术产业减免税金万元,仅四川长虹网络科技公司就享受了万元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加大培育壮大企业梯队
东材科技主打新材料研发制造,产品科技含量高,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属于“绵阳造”中的佼佼者。去年,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东材幸运地遇上了“领航计划”并立即报名加入。公司总经理曹学表示,努力把东材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创新型新材料生产服务商是几代东材人的梦想,这与“领航计划”提出的“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的目标不谋而合。
让东材人与众多企业都感到“不谋而合”的《工业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领航计划”》,是市委、市政府于去年9月推出的。
科技资源丰富、科技人才富集的绵阳,一直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沃土。为了培育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绵阳实施“涌泉计划”,拿出真金白银,从资金、信贷、人才引进等多领域进行扶持。如何支持已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全市工业“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工业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领航计划”》的出台解决了这个问题。
“领航计划”以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企业结构明显优化为目标,围绕企业创新、提高制造水平、发展壮大等多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培育措施,扶持激励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既有优惠政策支持,又有“真金白银”奖励,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全市企业的广泛 涌泉计划、领航计划共同发力,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年,全市新增全省制造业强企业3户、总数达10户;新建孵化器7个20万平方米、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户,新增规上企业92户。
创新驱动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创新,是植根于绵阳科技城血液中最宝贵的DNA,也是绵阳在西部城市中脱颖而出的根基与法宝。不断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创造性的构建起技术转移体系,努力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创新为驱动,绵阳努力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目前效益已经显现。
年5月,首个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在绵阳正式揭牌。这是绵阳众多全国“首创”之一。
除了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绵阳还推进了中物院技术转移中心等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推动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中物院四川中物技术公司、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分别组建了三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移转化。年,共登记技术合同份,累计合同成交额7.94亿元,其中实现技术交易额7.25亿元。
绵阳的科技“家底”十分厚实。如何将现有的科技资源与人才资源有效利用,绵阳推进了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着力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年,四川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川汽挂牌,中物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和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共同筹建的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通过专家评审,成功举办了“太阳神鸟杯”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绵阳分赛,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制造业和工业设计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一个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正在绵阳逐渐形成。年,绵阳新增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建立北斗卫星导航等15个产学研创新联盟,各级企业技术中心达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62个,市级76个,孵化器面积达万平方米。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