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解读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
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不仅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更明确“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确定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七个区域中心城市。
日前
省委明确提出支持南充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将南充定位为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节点,并提出鼓励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南充1为何是这七城入选?
产业基础好有望形成区域经济新支撑
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七个区域中心城市,为什么选择这七个城市?
范波表示,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和达州这7个城市分别位于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是国家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具备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这些城市入选主要有以下考量:
一是经济实力相对较强,除成都外,这7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分列全省的2-8位,产业基础较好,形成了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
二是地理区位条件比较优越,已有的国家交通干线和规划建设的对外大通道在7个城市都有交汇点,与周边城市在经济贸易和人文交流上较为密切。
三是城镇化水平较高,绵阳、南充、泸州、宜宾已迈入百万人口城市行列,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较大,资源要素集聚能力较强。
图源华西都市报目前,四川在区域协同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区域中心城市规模不大、实力不强、能级不高,除成都外,仅绵阳经济总量刚过亿元。“通过重点培育这些区域中心城市,将进一步提升它们的发展能级,增强辐射带动周边能力,壮大区域发展重要支点。”范波表示,鼓励这些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副中心,在更大范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支撑。
记者注意到,此前在成渝城市群规划中没有入选的达州,在省委全会中被“提名”。对此,范波表示,随着成南达高铁的开修,达州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作为四川规划的出川高铁之一,这条高铁北接西安、郑州、北京,东接武汉、上海,是四川北向和东向出川高铁的新通道。
2谁会成为副中心?
经济总量应在亿-亿左右
至于7城竞争,谁会成为四川的经济副中心?范波不置可否。
“那就得靠干!”范波表示,经济副中心不是写下来的、定下来的,而是大家干出来的,“怎么干呢?那就要靠大家的开拓创新,需要有狮子型的干部,就是要往前冲,谋定而后动,而不是蛮干”。范波坦承,“我们期待着这些城市都能竞相跨越,有更多的副中心涌现出来。”
记者注意到,去年四川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0万亿元。
其中,成都以1.39万亿元,占比达到37%,可谓遥遥领先。
排行老二的绵阳GDP总量为.8亿元,成为四川首个跨过亿门槛的地级市。
德阳、宜宾、南充则紧随其后,逼近亿大关。
在“亿”一档,泸州、达州、乐山差距并不大。
从增速来看,7个候选城市的势头均不错,都超过了成都的8.1%,而绵阳、泸州、德阳更达到9%。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除了成都以外,其他市州的经济排名并非一成不变,甚至一个大项目就可以改变局面。
“拿现在的数据去看,如果四川有一个经济副中心的话,那它的经济总量应该在亿-亿左右的标准。”范波表示,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除了有武汉外,还有宜昌和襄樊两个经济副中心。靠行政叠加是不可能形成副中心的,如果把某几个市(州)一合并,假设川南四城合并,两个市(州)整合总量做到亿,那没有意义,一定是靠做增量和创新发展。
在范波看来,四川的经济副中心城市,应该是在整个格局中起到较大引领作用,特别是首位城市之后,在一定的区域能够有带动和后劲。“这几个城市都有可能成为副中心,谁能成为副中心我真不知道,需要大家实实在在干出来。”
作为南充人
力争四川经济副中心
那是南充人的骄傲是不?
欢迎各位职工留言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综合华西都市报
南充工会整理
精彩回顾
南充市选举出席省工会十四大代表圆满成功
省总领导到南充调研督导工会会员普惠服务工作
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赴蓬安调研工会工作
四川省“凝心聚力川东北、建功立业新时代”劳动竞赛启动仪式在南充举行
全省工会集体协商专题培训暨现场观摩会召开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