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今年证券公司分类评级结果发布仅2个多月,券商们正焦灼地“翘首以待中”。
券商中国记者从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处了解到,与去年多家券商评级大幅下调不同的是,年的分类评级结果会有所改善,随着行业形势好转,A类券商家数将增多,B类券商比例维持50%左右。
对应参照《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会发现,券商的持续合规状况、风险管理能力、市场竞争力等评价指标均有所修订。在现有扣分项基础上,新增扣分项如下:
1.对出具警示函、责令公开说明等4项措施每次扣0.5分,出具警示函并在辖区内通报、责令改正措施每次扣1分;
2.为强化行业自律组织“以会员为中心”的一线监管,增加自律监管措施的扣分项,比照纪律处分(0.5分)减半扣分,每次扣0.25分;
3.为及时反应公司合规状况,增加公司被立案调查或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扣分处理措施,针对公司存在问题按照资本充足、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等6类评价指标对应的具体评价标准扣分,每项扣0.5分。
结合最新扣分项指标,券商中国记者统计,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在年5月1日至年4月30日期间,累计发布了62张“罚单”,被点名处罚的证券公司多达39家。其中,年分类评级属于A类的信达证券、华西证券、中投证券、西部证券、东莞证券等券商因扣分数靠前,降级或在所难免;而去年滑出A类券商之列的中信证券由于新增加分项或重回A类。
39家券商遭罚,新扣分项压力山大
如果说高考季是高中生的黑色6月,那券商的“黑色月”无疑就是7月,因为每年7月份证监会就会公布年度券商分类评级。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在年5月1日至年4月30日期间,累计发布了62张“罚单”,被点名处罚的证券公司多达39家。
具体来看,评价期内,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共给券商下发了62张罚单,39家券商被点名处罚。其中,方正证券受罚最为严重,共被证监会采取一次行政处罚措施、湖南证监局“责令改正,警告;出具警示函;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三次行政监管措施,合并扣除8.5分。
评价期内,各地证监局共向17家券商的分支机构开具25次行政监管“罚单”。其中,中投证券、财富证券、东北证券、方正证券等券商出现了两家分支机构在同一评价期内被罚,主要存在“内部控制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各自扣分在1-2分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征求意见稿》“增加公司被立案调查或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扣分处理措施,针对公司存在问题按照资本充足、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等6类评价指标对应的具体评价标准扣分,每项扣0.5分”新增扣分项,“剑指”券商合规性管理。
评价期内,兴业证券、西南证券、中德证券、中泰证券、新时代证券等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信达证券被没收业务收入万元,并处以万元罚款。
去年11月25日,证监会依法对场外配资中证券违法违规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广发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和方正证券4家券商因“未按规定对客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审查和了解”,总计罚没金额接近2.4亿元。且均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上述4家券商年评级分别为:华泰证券BBB、海通证券BBB、广发证券BBB和方正证券C。根据“就同一事项对证券公司采取多项行政处罚措施、监管措施、纪律处分、自律监管措施的,按最高分值扣分,不重复扣分”规定,正常情况下,4家证券公司至少分别要被扣除6分。
此外,新时代证券、国信证券、国泰君安、中泰证券和东莞证券等5家证券公司因投行业务违规,分别被证监会采取责令限期改正同时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并提交合规检查报告、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对18名相关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监管层已明确,为督促证券公司依法合规经营,进一步明确评价期内发生违法违规行为不予加分的制度安排。“对证券公司由于在评价期内被立案调查或者发生风险事件,造成严重影响被扣分的证券公司,所涉及业务对应的加分项目不予加分,但同时明确不予加分只影响一个评价期。”
50家券商新三板业务违规遭罚
新增扣分项中,“证券公司被证券行业自律组织采取自律监管措施的,每次扣0.25分;被采取纪律处分的,每次扣0.5分。”这也意味着,实行自律监管的股转系统对主办券商所开罚单被记入扣分项。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年5月1日至年4月30日期间,股转系统一共给券商开了79张罚单,50家券商“领罚”。东莞证券、财通证券被处罚最多,均被股转系统采取了5次“自律监管措施”,以每次扣0.25分计算,均扣1.25分。另有三家券商被股转系统采取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的纪律处分。
从股转系统开出的罚单内容看,评价期内因“未持续督导挂牌企业的信披违规问题、为不合格投资者开立账户、尽职调查不彻底及做市业务不规范”等违规行为被处罚的券商数量居多,尤其在合格投资者适当性问题上,受罚的券商数量陡然增加。
去年9月份,证监会对宏信证券、财富证券采取责令限期改正,并暂停在股转系统新开客户交易权限业务6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这两家券商被处罚的主要缘由就是“为大量不符合标准的投资者开通了全国股转系统交易权限。”
根据《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相关规定:“公司被采取暂停业务许可行政处罚措施,或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因对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采取永久性市场禁入的,每次扣8分”也就是说,宏信证券、财富证券因此次处罚将各自被减扣8分。
券商投行被处罚篇:
监管大年!这是最近机构研报里大概率提到的一句话。西南证券应该体会最深,上周五刚因大有能源被罚没万,事涉鞍重股份重组的罚单又来了,今天又被罚没万元。
事实上,年“最严监管年”即已拉开帷幕,伴随着IPO、债券、并购重组等多项投行业务核查工作的推进,监管层已公开对多家券商投行进行了处罚或立案调查。据行业人士透露,随着更多违规项目浮出水面,被处罚的券商也会随之增多。
券商中国记者据证监会的公开信息,对和年的“罚单”进行了不完全统计,发现有11家投行遭点名批评或处罚。包括兴业证券、信达证券、中德证券、中投证券、爱建证券、西南证券、新时代证券、国信证券、中泰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东莞证券等。此外,证监会还对一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开出了罚单。
哪些投行项目成为受罚重灾区?统计来看,主要包括欺诈发行、虚假记载、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尽职调查不充分、出具含有虚假记载文件、财务核查存在重大遗漏等
从处罚来看,年有兴业证券、信达证券、中德证券和中投证券收到了证监会的处罚通知,涉及罚没款共计万元。而年新时代证券、西南证券和爱建证券三家就被罚没.92万元。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券商投行被罚没金额接近去年全年。
来听听投行业务人士的说法吧(应被采访投行人士需求,我们这里略去实名)!
投行人士A:现在监管越来越严格,投行业务是越来越难了。
投行人士B:是呀,经过这几次的检查和处罚,我们有好些个老投行就彻底不干了。
投行人士A:做得越多,风险越大,业务生态环境也大不如前,关键还心累。
投行人士B:现在监管部门还特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