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的很多理发店,都会赶时髦把店名改为“某某发廊”。其中,在全国范围内,重名最多的那家发廊,应该是“温州发廊”。
如今的很多年轻人,可能并不懂得“温州发廊”是个什么意思。这很正常,毕竟你们没有经历过,那个九十年代“温州发廊”风靡全国的大潮。这样跟你们解释吧,你们不懂过去“温州发廊”是什么意思,就相当于我不懂现在的“洗浴中心”是什么意思。
但更少有人知道,当那股大潮来到东莞之后,屹立在浪头最顶端的人,却是一名男性青年。
黄江镇地处东莞市的东南部,别看只是个镇,闻名多年的江海汽配城,就坐落于此。90年代初,在黄江镇的商业中心附近,有一家每天都门庭若市的发廊。这家发廊的老板,只是一名二十多岁的初中辍学男青年。虽然这位年轻的老板,读书不怎么样,理发的手艺却也不怎么样。之所以每天仍能人来人往,只是因为店里驻扎了50多个高端小姐。
用“高端”这个词形容,是因为在90年代的东莞,普遍元/次的时候,这家店已经达到了元/次,其目标客户盯的就是不差钱的台商和港商。多年后,媒体来到这家店的周围,采访当年往事的时候,人们仍兴致勃勃的给记者算起了当年账:
在那个年代,以每个小姐每天平均接客三次计算,去掉分给小姐的部分,发廊每天收入四五万元,一个月是万,一年下来就是万。说实话,这账算的,一看就是出自爱夸大自己能力的直男癌。凭什么每人每天平均才能接客三次?我的一些秃头好友们认为,至少还能再翻上个三倍。
所以等到年的时候,那位刚刚28岁的年轻老板,已经有了足够的钱,在当年刚建成的江海汽配城里,投资开了一家市场内最大最豪华的车行。当然,车行虽然装修的像是一家正规的4S店,但实际上干的买卖,却是更赚钱的“黄江走私车”。
而搞走私车挣来的钱,比开发廊来的还要快。就像如今仍有不少人,在网上搜着“黄江走私车”,却很少有人还会去网上搜“温州发廊”。因此,就在车行开了没多久的年,年轻老板又投钱在黄江开了一家无星的小酒店,起名为“太子酒店”,主营桑拿业务。
几年之后,这位由“发廊”大潮而起的年轻人,通过运用“桑拿”这种源于芬兰的蒸汽理疗方式,又亲手把“发廊”拍死在东莞的沙滩上。年轻人的名字叫梁耀辉,在年,他的身价已经登上了胡润百富榜的第名。一直到年,东莞扫黄的大幕拉开,梁耀辉那个“太子辉”的称号,才暴露在众人的眼里,包括从没去过东莞的我和极少数大力如山的读者朋友们。
东莞扫黄后的年,当地再次因入榜而受到众人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