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苏杰
在“”全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推进会上交流发言
绵阳:落实“两个走在前列”要求全力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强化顶层设计
组建专班:研究梳理各层级有关司法所建设的相关文件
考察学习:组织人员赴江苏和省内考察
征求意见形成机制:书面征求全市个乡镇党委意见,形成《关于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意见》
积极汇报得到支持:主动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得到大力支持。
年7月12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以绵委办83号印发全市,《实施意见》对司法所阵地建设、人员配备、经费保障、业务规范、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提出全面要求,上升为“党政工程”。
自我加压超前规划
绵阳市司法局党委决定:年至年为“基层基础建设年”,并印发《三年规划》,确立“年为启动年完成35%、年为攻坚年完成50%、年为决胜年完成15%”的“时间表”“路线图”。
挂图作战压实责任
以动员会、培训会、推进会、专项督察等多种形式,采取市局领导包县、县局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所等工作措施,实行“项目推动”,细化指标,压紧压实责任。
硬件建设标准化
业务工作规范化
队伍建设专业化
管理执法信息化
四
化
联
动
加大投入统一标准
投入余万元用于司法所基础建设和装备设施
收回被挤占司法所业务用房余平方米
新增办公用房余平方米,个司法所办公面积达到平方米以上。
严格执行《司法所外观及室内标识规范》,规范功能分区和标识标牌,司法所面貌焕然一新。
完善制度规范工作
健全完善所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司法所业务工作规范》,统一工作流程、业务文书和工作台帐,确保司法所依法规范履职。
用好政策建强队伍
招录和遴选44名司法助理员,政法专编配备率保持在98%以上;
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招聘司法所辅助人员和社区矫正社工名,聘用兼职司法助理员、西部计划志愿者名。
落实47个司法所为副科级机构,67名司法所长为副科级待遇。
“规范化”司法所一角
多建“独门独院”司法所
积极与发改、乡镇党委政府协调沟通,建立“独门独院”司法所35个。
规范“打捆建设”司法所
对与乡镇打捆建设的司法所,多方协调,收回阵地,司法所规范化建设面积达标、标识标牌醒目规范。
设置“片区”司法所
印发《关于探索建立“1+N”片区司法所工作运行模式的通知》,在不降低硬件建设和业务建设标准的前提下,在偏远乡镇设立24个片区司法所,明确岗位职责、人员配备,规范运行模式,确保规范化建设不走样。
建立“开放式”司法所
选择处于临街或一楼位置的8个司法所,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区、矛盾纠纷化解区、刑罚执行区等功能专区,建成大厅式、开放式、柜台式、一站式便民服务窗口,为基层群众便捷服务。
经过2年努力:
绵阳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已高标准建成个,占司法所总数的78.8%,超省厅下达任务的13.8%。无人司法所从个减至18个,依托司法所建立个公共法律服务站(室)、个司法行政工作室,推动了司法行政工作向基层延伸。
绵阳以“规范化”旋律,奏响了司法所建设炫丽乐章!
旋律是乐章的灵魂,成绩背后是“司法行政人”辛勤的付出!
新时代、新征程!
“司法行政人”将奋勇拼搏,开拓创新,推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为建设幸福美丽绵阳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文章来源
绵阳司法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