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绵阳市梓潼县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加快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托管服务有效解决了小农户劳动力缺失、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打造了现代农业发展新引擎。
记者日前在梓潼县文昌镇青龙村、西坝村等看到,一台台插秧机在成片的水稻田中不停地穿梭,随着插秧机驶过,不一会儿,一行行绿油油的秧苗整齐地铺展开来,均匀地插落在稻田里。梓潼县张荣鸿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利华承包土地两千多亩,以前每亩田栽插秧要请三到五人,而现在有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农田全部实行机械化插秧,三四十亩水稻一台插秧机一天就完成了,不只省工省时,还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谢利华说:“往年我们人工插秧一亩要两百左右,现在我们机插秧,成本每亩在八十到一百左右。这对我们种植大户来说,实行全部机械化既提高效率又节省人工”。
从年开始,梓潼县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县农业农村局与服务主体签订托管服务合同,明确服务的任务数量、质量。县财政局会同农业农村局加强资金监管,及时拨付财政补助资金。有力的举措大大加快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育步伐。梓潼县耀农农机合作社采取“农机合作社购机+机手”服务模式,投资余万元购置插秧机42台、租用场地10余亩,开展集中育秧和机插秧服务。理事长席泽洪告诉记者:“合作社在梓潼县服务面积接近一万亩,我们还在江油、安县、涪城区、游仙区等地有接近一万亩的服务面积,我们规模现在可以做到两万亩左右,单量今年还在以百分之之二三十的速度增长”。
截至目前,梓潼县已成功培育25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全县粮食生产机械化率达70%以上,服务面积达粮食总播面的60%以上,较好地减少了季节性撂荒,增加了耕作面积。年,全县投入项目资金万元,服务农田30.24万亩,4万亩水稻即将在社会化服务中实现满栽满插。
来源:城市正前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