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UCTUSAURANTII
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相关名
稻芽、稻蘖、生谷芽、炒谷芽、焦谷芽。
图片
产地
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广东、贵州、四川、西藏等省区。
采收加工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性状鉴别
本品呈半球形,直径3~5cm。外果皮棕褐色至褐色,有颗粒状突起,突起的顶端有凹点状油室;有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黄白色,光滑而稍隆起,厚0.4~1.3cm,边缘散有1~2列油室,瓤囊7~12瓣,少数至15瓣,汁囊干缩呈棕色至棕褐色,内藏种子。质坚硬,不易折断。气清香,味苦、微酸。
饮片积壳
呈不规则弧状条形薄片。印切面外果皮棕褐色至褐色,中果皮黄白色至黄棕色,近外缘有1-2列点状油室,内侧有的有少量紫褐色瓤囊。
麸炒积壳
形如饮片积壳,色较深,偶有焦斑。
性味归经
苦;酸;性微寒。肺;脾;肝;胃;大肠经。
功效
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主治病症
(1)脾胃气滞,脘腹胀满。
(2)气滞胸闷。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炒热熨。
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