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周洪攀王祥龙
1月20日,记者从四川省绵阳市年经济形势发布会上获悉,绵阳市年地区生产总值.2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增.3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比上年增长8.7%,两年平均增长6.5%,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绵阳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为绵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据绵阳市统计局局长牟华佳介绍,年,在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多重困难叠加的风险挑战下,绵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7.5%,两年平均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65亿元,比上年增长8.4%,两年平均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32亿元,同比上年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6.8%。
在农业生产方面,全年粮食产量.2万吨,油料49.65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万吨,水果41.28万吨,中草药5.7万吨。生猪出栏.98万头,牛出栏11.98万头,羊出栏93.39万只,家禽出栏.38万只。
在工业生产方面,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6%。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2亿元。
在服务业方面,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6.8%。其中增速最快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6.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17.9%。
牟华佳说,绵阳的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亿元,比上年增长1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9%。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3亿元,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3亿元。
在年,绵阳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8.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10.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