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工作在每个城市都能找到,但是有的工作只能在大城市里有,而且工资还非常的高,比如典型的中产职业程序员,他就是大城市动物。
因为他们收入高,从业者的平均教育水平都在本科以上,而且这个群体也非常讲究生活品质,喜欢购买比如欧米茄、沃尔沃、奔驰等高品质的品牌,这些都是典型的“中产LOGO”
我们先来看一下程序员的主要聚集地,全中国只有13个城市拥有3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光北京就占据了行业的半壁江山,IT公司服务上市公司多达家,包括百度、网易、爱奇艺搜狗等等。
在美国也一样,美国有家IT服务公司,其中35%(家)都集中在加州的圣荷西和旧金山,英国的家IT服务公司又40家都在伦敦。
所以说程序员十大城市的产物,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享受的薪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北京本科学历的程序员平均月工资为1.8万元,而中专学历就下降到元,如果在潍坊和济宁这些地方,本科和中专的工资差异是非常小的,只相差元。
北京和杭州相比,5-7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与有1年经验的相比平均差异至少1万元,但是在绵阳和哈尔滨海口这样的城市,差距只有元。
除了不同城市的薪资差别,薪资的涨幅也是不同的,一个刚毕业的普通程序员在人口规模万以上的大城市工作,和在人口万以下的大城市工作,起薪相差元;10年之后大城市的薪资能涨到45万,但是小城市只能到13万,而且大城市的机会更多。
所以向IT服务公司这样的工作在大城市除了薪资和涨幅比较高,而且后期发展的机会也非常巨大。那为什么这些IT公司要扎堆在大城市一起忍受着高房价、高租金等高成本的工作环境呢?
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截止年底,我国一共有家注册基金管理公司,她们管理着14.2万亿的资金,上海有64家、深圳有31家、北京有22家。
除了金融之外,集成电路研发工程师也一样,全国有34家知名集成电路工程师,北京和和上海有19家,其中11家都在上海,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是一个毕业于微电子系的学生,想要找到最好的工作只能来上海,在其他地方是找不到的。
以上讲的所有企业都是所谓的中产职业,仔细研究你会发现这些职业有一个特点:它们都是人力资本密集型、高度智力型的职业,这些高精尖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大家相互交流。
有一个经济学原理叫做“知识外溢”就是大量聪明且有看法的人聚集在一起后,大家相互交流自己的经验,会创造出更多意想不到的结果,你会发现现在企业里面的“公共区域”越来越多,“小会议室”越来越多,为的就是让大家在一起多交流,以此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那有的人会说最近几十年的发展,交通更加发达、通讯更加便捷、这是不是意味着接下来人们就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办公,不用再聚集到大城市里去呢?其实这是一错误的观点。
比如人的想法和创意石油很强的地缘性的,越是靠近知识的中心,你的想法和创意就会滚动的越快。曾经有人研究过一个专利被人引用的次数和周围距离的关系,发现地理距离离得越近,人们应用它的次数就越多。
所以接下来大城市还会越大,技术的发展不会改变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方式,越是智力型、人力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就越会朝着大城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