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绵阳人,对绵阳的历史总是很好奇,这也是咱们应该了解的过去!今天,小编跟大家讲讲顺河街!
顺河街并不顺河,而是和涪江垂直着,分顺河前街和顺河后街两条街,美食很多,街道历史并不长,但它见证了绵阳从抗战时期的荒芜,到如今的繁华!
现在繁华的顺河街
水患频发
抗战时期的逃亡便道
在历史上,绵阳水患频发,清朝康熙三十一年()涪江河水暴涨,将绵州城冲毁了三分之二,无力恢复的绵州府被迫迁往了今德阳市罗江区,直到嘉庆六年才重建绵州城。
被米围墙围起来的新绵州城,成了一方乐土,但是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就成了日本战机集中打击的目标。
为了让老百姓快速疏散逃离出城,在原来五道城门的基础上,又重新开了三道门,即:建国门、新南门和抗战门。但是由于时间紧迫,政府财力亏空,最后建成的抗战门其实就是在城墙上开了一条豁口,在豁口处建了一条坡道,老百姓可以从这条便道逃离躲避日军轰炸。
这条逃亡便道,便是顺河前街的前身。
新中国成立后,这条街被称为三八街。年,街道拓宽铺了沥青路面,并更名为顺河街,年又改名顺河前街。
航运社的繁盛与衰落
据记载,乾隆年间,涪江航运极为兴盛,有木船多艘,光绪末年,绵阳麦冬经涪江运至重庆转销上海就达余吨。
纤夫
民国时期,三台、绵阳、江油及盐亭等县的水运尤为繁忙,20世纪50年代,宝成铁路通车后,绵阳港逐渐成为涪江最大的物资起运港,运输量逐年上升。到年,绵阳港口年吞吐量就达.7万吨(不含木筏运量),为历史最高水平。
来来往往的货船停靠在绵阳港,大量的船工在港口进货、卸货,久而久之就在顺河街形成了航运合作社。
顺河街航运合作社
船工亲属
但随着航道时常断航,航运周期增长,运输成本增加,涪江沿线公路越来越多,涪江水运日渐衰落,年后,涪江长途航运业务停止。看现在的顺河街,谁能想到曾经这里是那么的繁盛?
绵阳最早的商住小区
顺河街被称为“烧烤一条街”!烧烤店、火锅店、米粉店街上充满香味,不但美食多,这里还有热闹非凡的绵阳外滩鼓楼市场!这里充满了市井味道。
上世纪80年代的顺河街,也是非常热闹。这里有着绵阳城数一数二的大型菜市场,也有全市第一个商住小区——东河坝小区。
80年代顺河街全景
在当时,鼓楼市场是绵阳最大的农贸市场之一,前来采购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有干部、工人、学生、主妇……虽然物质条件不及今天,但他们总是神采奕奕,精神饱满,对未来美好生活信心十足。
顺河街江湖郎中
现在的顺河街小区
正在改造中的顺河街老小区
年,绵阳旧城改造工作开始,顺河街一带的原住民搬迁到了现在的御营坝、沈家坝一带,随着改造工程结束,顺河街新的小区、楼房,接替了原来的记忆。
信息来自:绵阳日报,图自:杨松林
ZSMY∣绵阳第壹城事微媒
长按识别白癜风难治吗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