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剑入川筑国防,总设总成聚神光。年,国之重器——神光Ⅲ激光装置全面建成,跻身世界第二大高功率激光装置;年5月,胡东霞步入人民大会堂,代表其所带领的团队,获得了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他,一个外表看起来斯文、儒雅的年轻人,二十年前,从江南婺江之畔,远涉千里山川,求学蓉城;世纪之交,投身绵阳九院,献身国防,逐梦神光。
年,神光-Ⅲ激光装置全面建成,奠定了中国在激光聚变领域的大国地位!整整八年的艰辛付出,近三千日夜的执著攻关,神光-Ⅲ激光装置的研制团队终于给国家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在这个团队中,有一名扎根一线的领军人,他就是绵阳市第十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胡东霞。
胡东霞,男,年10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激光技术总体研究部主任,研究员。神光-Ⅲ激光装置总体集成负责人,国家某重大装置总体设计负责人,高功率激光技术研究领域青年学术带头人,获军队科技进步奖7项,专利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评价。其所带领的团队,获得了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矢志报国少年壮志不言愁
时光荏苒,如今的胡东霞已经是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了,谁能想到二十年前一个文弱的书生,从浙江金华背起行囊,远赴成都求学,从此就与四川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文弱书生的外表下有着一颗矢志报国的心。
年夏天,正在四川大学物理系求学的胡东霞被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震呆了——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炸死了三名中国记者。举国震动,全球哗然,无数个像胡东霞这样的热血男儿群情激愤,他们走上街头,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国的爱国主义浪潮。胡东霞与他的同学们扛起国旗,涌向美领馆,他高声呐喊,愤怒控诉着美霸的强盗行径,痛苦宣泄着内心的无力感。这一刻,天府大道上翻滚的五星红旗点燃了他内心的熊熊火焰,种下了一颗矢志报国的初心。
年,胡东霞以优异的成绩从物理系现代光学专业毕业,当时光通信行业风风火火,以华为、中信为代表的光通信企业以优厚的薪酬在各大高校延揽人才。一边是富饶家乡的深情呼唤,一边是热门行业的高薪诚聘,何去何从,却早就不是个问题!因为答案在一年前的天府大道上就已给出——“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把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保尔的这句名言正是这个热血青年的深情表白。
大使馆被炸一周年后,胡东霞离开成都,进入绵阳九院,正式踏上了献身国防,逐梦神光之路。
逐梦神光重担之下显身手
神光,国之重器,它是世界各大国表征战略优势的重要工具。在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奋斗,协同攻关下,九院从无到有,建成了第一代的星光激光装置。但是大使馆被炸使国家清醒意识到,要想镇住恶狗,就得持续升级国之重器,使之保持切实有效的威慑力。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九院决定建造新一代高功率激光装置,并计划先建成规模扩大八倍的神光-Ⅲ原型装置,再建造规模进一步扩大六倍的神光-Ⅲ主机装置。
进入九院之后,由于出色的学业成绩和对口的专业方向,胡东霞被分配至承担神光研制任务的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由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胡东霞被领导点中,从事强激光传输放大的基础理论研究。在老一辈科学家的悉心指导下,胡东霞将低频波前的相干性概念引入到波前叠加规律中,得到了波前分布频谱与叠加相干性之间的关系认识,解决了低频波前指标表征的设计分解的问题。由他提出的基于光学熵的激光传输评估新方法,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杂志上,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评价。
由于出色的业绩,工作两年后,胡东霞再次被领导点将,委以重任,担任总体集成项目组组长。这是一项极其大胆的任命,总体集成项目组是神光装置的指挥中枢,而神光作为一个体量巨大的超级光学工程,其总体集成,是装置研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着装置建设的成败。尚不满三十岁的胡东霞能担此大任吗?
深知重任在肩,胡东霞没有退缩,迎难而上,这个文弱书生的体内爆发出了强大的力量。作为神光装置总体集成现场技术负责人,如何在规定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这项任务,他在多少个不眠之夜中殚精竭虑。在深入研究国内外相关装置集成经验的基础上,他大胆建议“同级串行、错级并行”的总体思路,大大缓解了加工制造产能不足所带来的矛盾,确保了装置建设的总体进度。为了提高集成效率,打通纵向串行的集成进度瓶颈,胡东霞在集成现场经常一呆就是一天,他与现场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一个个环节反复琢磨、一道道难关逐一攻克。皇天不负有心人,安装集成中的精度传递系统性方法问题得到了最终解决,形成了基于完整、系统精度传递链的“一搁准”安装定位的系统化方案,极大地提高了现场安装的效率。
年01月18日,一个雪花纷飞的凌晨,神光-Ⅲ主机装置集成现场传出了胜利的欢呼声——主机装置首束激光成功调试完成,精确命中靶心。此时,作为神光-Ⅲ主机装置总体集成负责人和青年突击队队长的胡东霞站在实验室门口,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感受到了诗一般美妙的意境!
百尺竿头峥嵘岁月竞风流
年初,某重大装置选址落户绵阳,研制的大幕正徐徐拉开,已经擢升为激光技术总体研究部主任的胡东霞带领着他的团队重装上阵,再度启程,他的头脑里在思考什么呢?规模更大,性能更优,研制时间更短,如何完成这项世界顶尖的超级工程,是身为工程设计负责人的胡东霞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他清楚地知道,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再难也要建成,绝不允许失败!
但是如何优质高效地完成这项任务,光有决心还不行。他带领着工作团队的技术骨干,奔走北京上海调研技术,穿梭科研院校交流思想,从中敏锐地意识到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利用数字化协同研究平台提高研发效率,是完全可行的。在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一种有别于传统激光装置研发模式的想法跃然而出。他马不停蹄地启动论证和部署工作,通过数字化设计平台,协同了光学、结构、控制、动力学、热等多个学科的设计仿真能力,实现了多个团队、多个对象的协同设计和联合仿真。这是协同攻关的两弹精神在新时代的全新体现,也是他作为重大装置工程设计负责人给出的解决方案。
任务是事业发展的现实牵引,人才是事业长青的百年基石。作为部门领导,他深刻意识到人才对于团队未来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年,在任务非常严峻和人手极度紧缺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安排青年员工赴美国学习深造。“当我们的人在任务的磨练中成长为具备最前瞻学术视野、最深刻技术认识、最系统思维能力、最坚强意志品质的一群虎将,我们这个团队未来将拥有最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他作为激光技术总体研究部主任心中的百年大计。
红缨在手缚苍龙,神光耀天啸长空。数十年间,当中国的激光聚变事业由无名小卒逐渐登上强国梦想的舞台中央,悠悠清寒涪江水所淘去的,是多少代年轻人的青春与芳华!胡东霞,作为这群新时代青年中的佼佼者、领头羊,在逐梦神光之路上一路向前,无怨无悔,无问西东!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