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绵阳天气
绵阳旅游
绵阳新闻
绵阳招聘
绵阳房产
绵阳特产

揭秘撑起绵阳经济ldquo半壁江山

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52891.html
众所周知,现代服务业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越发达,服务业越兴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部署、高质量推动服务业发展,全市服务业发展结构不断优化、总量持续扩大、经济贡献显著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于绵阳而言,服务业几乎占据了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这份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

今年,好消息也是不断传来——年5月,绵阳捧回“中国(绵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绵阳综合保税区”两块服务业“国字号”牌匾。年6月,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大会上绵阳大放异彩、收获满满:市委市政府、3个县(市、区)、4家企业、1个服务业集聚区纷纷荣获“省优”。......服务业大发展是经济增长重要的稳定器那么,未来绵阳要怎么干?一文看懂↓↓↓↓   7月3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8+1”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份《意见》的出台有何意义?重点和亮点何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商务局相关人士,多角度解读这一服务业发展的崭新“路线图”。

目标明确

构建特色鲜明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先来了解下,加快构建的“8+1”现代服务业体系是什么?

《意见》作出了详细说明,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以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会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人力资源服务为重点,商贸流通业为支撑的“8+1”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这是围绕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副中心城市目标,全面对接四川省‘4+6’现代服务业体系,结合我市服务业发展现状,聚焦项目、企业、产业、环境,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电商企业积极备货(视觉绵阳资料图片)

《意见》明确了两个时间点目标:

年,统筹疫情防控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服务业各行业加快振兴,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全省领先;

到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达到52%,“8+1”重点产业占服务业比重达70%,基本建成总量优势持续扩大、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供给质量明显提升、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发展环境全省领先的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和西部现代服务业强市。

“   从总量看,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常年稳居全省第2位,由年的亿元增加到年的.4亿元,年均增长10.1%。

从结构看,我市服务业占GDP比重基本保持在省内7个区域中心城市第1位。

从经济社会贡献看,年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8.1%、拉动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服务业已占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

↑“菜篮子”供应有保障(视觉绵阳视觉绵阳资料图片资料图片)

  但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服务业受到了巨大冲击。“提振服务业发展信心、推动消费回升极为重要”。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提出了今年的增长目标,详细指明具体做法、路径。同时,提出的长远目标也明确具体,符合发展规律,有较强的指导性。

提质增效

构建区域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服务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更加注重充分衔接,更加体现绵阳特色。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出台的《意见》将聚焦推动八大重点产业率先发展以及做强做优商贸流通这个支柱产业发力。

《意见》中明确提出构建区域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新格局,统筹推进区域服务业协同发展,明确各县(市、区)、园区服务业发展主攻方向。比如,支持中心城区加快发展科技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业等,为全市构建起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提供核心驱动力。

↑我市推出商贸服务业政策优惠“大礼包”,打通惠企政策“最后一公里”(视觉绵阳 谢艳 摄)

  另外,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是当前我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带领绵阳本土服务业企业参加成渝绵服务业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引进成渝两地服务业重大项目,支持成渝绵三地企业互动。

多条路径

开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意见》提出,到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达到52%,“8+1”重点产业占服务业比重达70%,基本建成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和西部现代服务业强市。

如何实现?《意见》中给出了“答案”。在提升服务业供给质量、拓展服务业需求潜能、创新服务业发展方式、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构建具有鲜明绵阳特色的“8+1”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在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老人体检(视觉绵阳陈冬冬摄)

比如,在提升服务业供给质量上,大力实施“优势企业倍增计划”“小巨人成长工程”,支持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现代金融、进出口贸易等领域企业做大做强;打造服务业重点品牌,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大力开展服务业重点领域质量提升行动;提升服务业标准化水平,推动企业应用和完善商贸、旅游、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健康养老、休闲娱乐等传统服务领域标准。

在拓展服务业需求潜能上,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立足科技、教育等特色资源优势,加快消费转型升级,优化消费结构,努力将绵阳建设成西部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扩大生产服务消费,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功能示范区,鼓励争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落户绵阳;提升生活服务消费,培育壮大服务性消费,发展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体验消费,激活潜在服务消费需求。

  在创新服务业发展方式上,围绕推动业态模式创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推动双向开放发展、提升服务业标准化水平五个方面发展服务业新经济、新业态。   在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上,从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建立健全统计制度、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五个方面提出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的举措。   “我们将建立市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统筹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重点行业、重大项目、主体队伍、品牌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金融扶持、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服务业企业、行业组织做优做强。

+绵阳人的朋友圈!你还不加入我们?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谢艳郭若雪袁媛

图片:视觉绵阳(未经允许禁止使用)

图示制作:蒲敏编辑:黄彧琳主编:王庆

想获取更多政务新闻及服务资讯,请长按下方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yangzx.com/myly/60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