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项目投资服务,市发改委积极作为,优化提升项目投资环境,创新政务服务方式,积极助推我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优服务--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8条措施,助推绵阳打造国内一流、全省领先的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提供坚实支撑。
审批事项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实行“一网通办”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入驻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一窗受理”,实现“前台接件、后台审批、一网通办”。
加强审批流程管控,提高审批效率
审批制项目
5个工作日办结
(评审时限除外)
核准制项目
3个工作日办结
(评审时限除外)
备案制项目
1个工作日办结
创新举措,让办事群众“少跑腿”或“不跑腿”
坚持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缺陷”,依托审批平台,让数据跑路,方便群众办事。优成本--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1.降低民营企业用电成本。认真落实《四川省年省内电力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年四川电力交易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初步形成开放、活跃、充分竞争的电力市场新格局;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10%的政策举措。
今年1-6月,参与市场化交易企业增至家,交易品种在年基础上新增电能替代电量交易、一般工商业用电和低谷弃水电量交易。
为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执行全水电直购电价,已完成一季度.28万千瓦时电量结算,减少企业用电成本.91万元。
2.降低民营企业投标成本。贯彻落实《绵阳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采用抽签法确定中标人管理办法》,推动中标候选人评定机制创新试点市建设,开展“中标候选人随机抽取试点工作”。从年推行以来,全市采用随机抽取招投标项目中标人全部是民营企业,中标金额.24万元,节约资金.32万元。
优政策--助推营商环境优化1.全面放开民营企业投资领域。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扩大民间资本的投资比重。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年本)》《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年版)》2.强化投资政策激励。“市内民营企业新增投资同等享受招商引资政策”从7月1日起正式实施,支持方式为市内民营企业在我市13个重点工业园区内新增投资,符合“6+4”重点产业方向,经投资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协议投资1亿元及以上,且在签约1年内开工建设的重大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均可享受该项政策。
3.积极促进民营企业融资。打通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之间融资渠道,引导金融资源向工业企业和中小企业倾斜。落实25亿元支小再贷款、20亿元再贴现支持工业企业和小微企业,降低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通过应急转贷资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余万元。
编辑:陈燕梅
审核:李欣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