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春节还有小半月,绵阳楼市在愈演愈烈的加推、开盘氛围下,略显紧张。据绵阳楼市不完全统计,本周五到周日三天,有加推、开盘活动楼盘至少9个,推新房源超过千套。
具体有哪些楼盘推新呢?跟我一起往下看!
热门资讯
1、年绵阳经济成绩单出炉,三年连跃两个千亿台阶
1月21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年绵阳市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
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08亿元,比上年增长4.4%,这是绵阳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十二五”末(年),绵阳经济总量为.33亿元;年,绵阳经济总量在全川地级市中率先突破亿元大关,达到.75亿元;时隔3年,绵阳经济发展再次实现“关键一跃”,一举在全川地级市中率先迈上亿元新台阶!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36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77亿元,增长4.5%。
农业生产稳中向好。全市农作物长势良好,全年粮食产量.1万吨,比上年增长0.3%;油料46.75万吨,增长5.1%;蔬菜及食用菌.60万吨,增长1.8%;水果39.12万吨,增长0.2%;中草药5.53万吨,增长4.1%。生猪产能快速恢复,生猪出栏.26万头,增长16.2%;牛出栏11.82万头,增长1.4%;羊出栏95.5万只,下降3.2%;家禽出栏.99万只,下降1.6%。
工业生产持续向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3%。从重点产业看,六大重点产业产值增长4.8%。分行业看,35个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实现增长,占比较大的行业稳步回升。
服务业稳步回升。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3%,住宿和餐饮业下降5.5%,金融业增长5.5%,房地产业增长0.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2.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8%,其他服务业增长5.6%。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升。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3位。
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比上年下降1.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
价格指数有所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3.1%,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96亿元,比上年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50亿元,比上年下降1.5%。
就业形势逐步转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8%;城镇登记失业率2.73%,低于省控目标1.77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8.8%。
进出口平稳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7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出口额78.28亿元,增长10.9%;进口额.99亿元,下降0.4%。
2、年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重点推进基建项目达个,总投资.2亿元,计划投资亿元
近日,市政府审议通过《科技城集中发展区范围内年基础设施项目计划》,年项目共计个(分为新建、续建和储备项目),总投资.2亿元,计划投资亿元。
编制范围是原属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的平方公里,包括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高新区、科创园区等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所辖相关区域。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2个,年计划完成投资35.4亿元,占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的26.2%。
重点推进核心区综合管廊及道路工程、科技城大道二期、科技城涪江大桥、青石路涪江大桥等项目;完成滨河南路、东西第二干道(涪城段)等项目;启动青石路(涪城段)、原综保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东西第二干道在建生态打底项目10个,年计划完成投资5.9亿元,占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的4.4%。
重点推进生态功能区、引通济安、双包山生态治理等项目;完成八家堰大桥改造、科创大道街头公园等项目;启动原综保区公园绿地等项目前期工作。
生态功能区效果图公共服务设施项目30个,年计划完成投资52.8亿元,占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的39.1%。
重点推进科技之心片区产城融合项目、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学中心、核心区消防站;完成兴隆社区统建房二期、西园社区统建房二期、市公安局核心区办公用房等项目;启动核心区体育中心、医院集中发展区分院等项目前期工作。
科技之心中央公园效果图产业基础设施项目10个,年计划完成投资41亿元,占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的30.3%。
重点推进九华府、高新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完成高新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涪城区金家林军民融合科技产业园等项目。
3、科创园区召开元通高涧槽文创院落等5个项目推进专题会
1月21日,区党工委召开项目推进专题会听取元通高涧槽文创院落等5个项目推进情况的汇报。
根据市政府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