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绵阳市梓潼县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践行“工作法”,坚持把文化统战工作作为着力点和创新点,打造历史有根、文化有脉、凝心有魂、聚力有道的文化统战品牌,助力统一战线交流合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出新时代文化统战梓潼新路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梓潼汇聚起磅礴力量。
立足资源优势,把文化统战基地“建起来”健全科学管护体系。以“弘扬文昌文化,促进两岸交流”为主题进行科学规划,构建文昌民俗文化展演线路、三国文化旅游线路管护体系。成立“两弹城”旧址保护中心,编制“两弹城”总体利用规划、文物保护规划、“三线建设”遗产保护和开发中长期规划等,构建形成“一心四区”红色资源保护运用格局。
第六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
深挖文化统战内涵。高质量推进“文化潼心·同心之旅”文化统战工作,开展统战人物、统战活动、史料实物等基础信息征集,收录与统一战线有关的采访笔录、回忆录等文字材料20余万字,整理展示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派合作文化、宗教和顺文化、阶层和谐文化、炎黄同根文化、民族团结进步等史料、实物共计余件。
原九院曙光工学院教师李曙新向两弹城捐赠珍藏多年的原子弹爆炸二十周年纪念物品等11件老物件
建强文化统战阵地。注重发挥基地在传播统战“好声音”、集聚“智囊团”、浇灌“同根树”、牵起“招引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打造以文化为内涵、景点为平台、游客为主体、群众为基础的“祈福七曲山·励志两弹城”文旅同心统战实践创新基地,文昌祖庭荣膺全国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川台文旅交流合作示范基地,中国两弹城获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九三学社全国传统教育基地、四川省统一战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
构建宣传格局,让文化统战作用“活起来”文化浸润走深走实。打造报、刊、网、长廊、讲坛等多位一体的立体宣传体系,编印《中华文昌文化——海峡两岸学术论文集》等系列丛书,拍摄《文昌文化:厚植家风之根儒行忠节传世》《两弹精神:一生家国梦拳拳赤子心》等影视作品9部,巡演《国魂》等优秀文艺作品余场次,深入推进两弹一星历程七进宣讲服务活动,同步开设网络微课堂余场次,受众10万余人,被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及省市媒体报道余次,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多党合作文化、民族团结文化、同根文化等宣传余次,形成“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方位覆盖”的统战宣传体系,不断提高文化统战宣传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青少年参观两弹城
文化融合有声有色。以开展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和传统节日为载体,将文化统战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相融合,融入文昌出巡、洞经古乐、马鸣阳戏、大新花灯等民俗文化和两弹历程多党合作文化,全年开展文化统战活动余场次,各级主流媒体广泛宣传《四川省举办第六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
两岸学生在全国“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文昌祖庭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联谊用心用情。推出“青春中华情·圆梦新征程”寻根活动、“情系两弹城不忘强国路”研学等体验式文化交流项目,开展50批次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先后承办侨智精英科博行、“四海一家·川港同行”川港青年主题交流、两岸学子研学行、“中华旅游形象大使·世界各民族和平祈福仪式”等系列活动,接待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等余批次余人,12万余人次台籍学生和全国各地学生参加研学活动。
坚持守正创新,让文化统战成效“实起来”以文化教育为先导,以文“化人”。用好“两弹城”统战资源富集优势,依托“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制订文化统战教育培训规划,精心打造“爱国主义”“多党合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阶层新力量”“民营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等核心专题课程,年接待各级各地统战系统培训31班次余人次。实施“梓归”人才回引计划,“情系桑梓˙雁归家乡”大学生研学计划,打造文化统战人才建设方阵,引领统战成员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光彩行活动和“回报家乡”行动,人入选“文昌菁英”优秀人才。
“助力新发展共创新未来”年海内外知名侨商天府行活动走进梓潼以文化交流为平台,以文“聚力”。发挥文化统战联谊优势,深化与港澳台侨合作,成功举办海峡两岸(梓潼)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促成乡村振兴融创园区、台湾金针花全产业链等合作项目4个,签约金额27亿元。承办华侨大学四川校友会“走进科学城·助力校友会会员企业发展”、新加坡天府会经贸考察,助推“毒龙”啤酒与新加坡天府商会战略合作,推动“梓潼造”远销德国、美国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文昌贡”系列产品签约13.97亿元,不断扩大梓潼海外“朋友圈”。
调研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建设
以文化效益为抓手,以文“兴县”。全力打造“文化统战潼心同向”品牌,成立统一战线智库,开设“文化统战”论坛,建立统一战线实践教育师资库,全年完成调研课题4个,提交《新阶文旅实践基地与婚俗文化创业园融合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建设》等7个提案,收集意见建议31条,开发“争气弹”等红色文化文创产品30余类,推出“文昌镇红军指挥部旧址”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红色研学线路15条,不断做好统战与文旅融合文章,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梓潼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