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抓经济工作经验启示解读之五: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推进绵阳经济纵深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我们要以扎实的思路、举措尽快把短板补齐。着眼于这一事关新时代更远大的未来,我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夯实底部发展基础、积聚新的发展动能,经济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崭新局面。“正是因为绵阳认真贯彻习总书记‘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的指示和十九大精神关于强弱项补短板的发展理念,才让我们绵阳的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就。”绵阳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希勇说,“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把强弱项补短板理念一以贯之,从而促进绵阳可持续发展。”陈希勇长期以来从事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并参与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的研究课题。在认真分析了市委经济工作报告后,他认为,强弱项、补短板对推进科技城综合实力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强弱项,补短板,都是为了人民,体现的是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充分利用中国科技城、全创改革实验区、国家级高新区等地政策的叠加效应,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动力结构、区域结构,排放结构,实现绵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陈希勇这样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绵阳根据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优势和后劲,加强产业结构调整,聚力加力新旧动能转换,强化县域经济支撑能力,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精准发力。着力弥补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问题,破解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发展难题,以“大踏步”形式迈进新时代。陈希勇谈到,行百里者半九十,进入新时代,防止“木桶效应”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迫切。越是在绵阳GDP突破亿后,站在发展新起点上,越要敢于啃硬骨头、越要着重于弥补弱项、补齐短板。陈希勇说:“强弱项补短板要打好三大战役,一是系统防范和化解风险,二是扶贫攻坚,三是环境治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通过企业的绿色经济化也就是让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等方面促进绵阳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正值当前,我市嘹亮吹响了“建设西部经济强市”集结号,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任务,制定了协调发展、绿色发展道路。陈希勇表示十分认同,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绵阳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我认为应该突出一个‘新’字。一是贯彻新理念,全面贯彻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实现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树立新目标,把高质量、均衡性作为绵阳今后发展的目标。注重县域城乡之间的均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均衡。”(绵阳广播电视台实习记者:宋德平)
绵阳市广播电视台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