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决策,共同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4月1日,四川省绵阳市·重庆市北碚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党政联席会议暨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在绵举行。两地签署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政府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绵阳和北碚将在交通路网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协同联动、科教创新优势互补、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文化旅游交流融合、商贸会展合作交流、生态建设经验共享以及干部人才互派交流等八大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携手实现高质量发展。
划重点的时间到!
此次两地合作事项
一起来看看吧
交通路网方面
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绵遂内铁路建设,共同争取依托遂渝铁路、兰渝铁路、西成客专,探索构建绵阳—遂宁—北碚—南充—广元—绵阳铁路循环,畅通川东北、渝西北铁路路网。
公路建设→加快推进遂渝高速扩容,进一步畅通加密绵阳—北碚两地高速公路主通道。
产业发展方面
协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领域,支持两地企业加强产品配套、项目投资等方面合作。
鼓励川仪等仪器龙头企业和长虹、九洲等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加强合作。聚焦半导体芯片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引导两地企业在双方投资产业项目,推动半导体芯片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加强绵阳、北碚京东方产业链的延伸与配套合作,促进形成良性发展关系。
加强农业产业及乡村振兴交流合作。依托两地良好生态环境优势,共同推动康养产业发展。
联动开展园区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在两地分别建设绵阳—北碚特色产业合作园区,共享中国科技城、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叠加优势,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经验的交流和共享,积极探索两地市(区)属国企互相投资入股。
科教创新方面
积极支持两地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加强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学术交流和人员互访,合力开展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积极引导共同开展多元化主体合作办学。加强本地企业加大到对方高校的招聘力度。搭建两地职业院校沟通平台,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基础教育师资培训交流。
加强科研院所合作,加强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传感器、区块链等关键共性技术跨区域联合攻关。支持军民两用技术再研发、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等探索共建共用模式。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长虹、京东方、清华紫光等重点龙头企业的合作,探索产业和产品间的协同创新。推进校企合作,在产学研孵化基地、科技服务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信息基础设施方面
共享政务信息服务平台。推动电子政务平台的横向对接和数据共享,建设政务信息协同平台。协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一建设标准,开放数据接口,建设一体化公共应用平台。
探索建立产业信息共享平台,依托在北碚的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和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重庆分中心、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充分发挥绵阳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优势,在工业互联网、5G应用等方面深入合作,助力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
文化旅游方面
促进文化交流融合。依托绵阳李白文化、文昌文化、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大禹文化、嫘祖文化和北碚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生态文化、乡村文化,增强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借助绵阳迎春诗会、北碚缙云诗会等平台,联合举办诗歌大会。联合举办仙海马拉松、缙云山国际森林山地马拉松等体育赛事,打造独具川渝特色的精品赛事品牌。
江油李白故里
北碚缙云山
推动旅游务实合作。推动红色旅游、藏羌民族文化旅游等特色文旅资源保护传承和联合开发。深入挖掘绵阳和北碚“三线建设”文化,联合打造“三线记忆.革命激情”等标志性文旅品牌。推动两地互为客源地。鼓励两地官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