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读懂绵阳!
ao
素来政府的工作效能和执行力是超乎常人想象的牛掰,新北川援建任务便是佐证。
文
菩提
从当党和国家大手一挥提出“再造一个新北川”到两年后的县城投入使用,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
依稀记得年12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城市总体规划(-)》里对新北川县城建好怎么用?北川经济怎么发展?做过一番详尽的规划,并寄予了美好的厚望将此打造为“川西旅游服务基地”和“绵阳西部产业基地”形成一座现代化的羌族文化城。
然而数年之后单从旅游产业这一块来看,新北川旅游业发展便很具有代表性的破灭了这一期望,证实了一纸干瘪的毫无实践的仿宋字体是不能驱动旅游经济飞速发展的。
虽然短期的形势不能说明新北川不适合旅游开发,毕竟它还处在城市发展初期,然而通过4年“试运营”充分说明目前的旅游建设方针亟待转型,迫切需要打破瓶颈。怎么转?怎么破?这个问题,谁来回答合适?我觉得先是游客,然后再是政商两界。
于是我就站在游客角度斗胆做个兴趣爱好式的分析,说说新北川旅游发展存在的矛盾和可能会发生的转变:
第一必须是收入和支出的矛盾。
经济账是发展的命脉,开源接不上,节流又控制不住,注定是一桩亏本的买卖。因此县政府便会从“收入”下手,例如可能调整收费观景的比重增加直接收入、增加商业街特色产品供销比例提升附加产值、整合旅游开发项目吸引投资商解决休闲娱乐单一局面。
这个好像说的有点作,片面点简单点就是:免费景区开始收费、在商业步行街乃至其他交易聚集的地方多配置点卖羌绣、野味、马槽酒等土特产的商家,多和有钱的金主沟通合作多开几家农家乐、多搞点娱乐花样。力图解决将赔钱买卖做成赚钱买卖。
第二是品牌塑造和公知力的矛盾。
新北川旅游群虽然被冠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头衔,可对游客来说一提到这个片区的5A级旅游景区立马想到的是九寨沟,决然不是新北川。这不仅归咎于缺乏“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广告宣传力度,还要“归罪”禹羌文化的专属品牌没有打造起来。
下一步县政府可能会通过广告投入提升知名度,让更多的人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存在。同时可能会综合“抗震救灾精神”、“大禹故里”、“兰辉故乡”、“大爱北川”、“现代羌城”等名号锻造出一个兼具文化韵味淳朴和景色怡人的旅游品牌出来,使游客们在“大长假”、“小长假”期间愿意到这来玩玩,看一看。至于这个品牌的logo和名字是什么,我没有能力去知道。
第三是地理位置和游客吸引力的矛盾。
新北川周边的旅游景区稍微列举几个吧:窦团山景区、报恩寺庙、七曲山大庙、佛爷洞、药王谷、九黄山、寻龙山......
旅游业竞争对手还是蛮多的,论景色、谈景点新北川不过是泛泛之辈。想要留住游客驻足可能县政府会在吃住行方面为游客提供便利,设置明显的路牌导向标志,设置人性化的大型停车场地,推陈出新为游客提供物美价廉的羌族特色美食,提供舒适有羌族韵味的留宿环境。可能还会重点培养和提高导游员的素养,让游客在视野和耳闻中留下难以忘记的新北川印象。
绵阳涪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我们是搞互联网的,善于生产内容,而且营销不差。
————
合作
--------------广告--------------
点击「阅读原文」进微社区评论!喜欢就「赞」一下哈!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