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走得快
一群人走得远
携手小专题教研
我们浅抒流年
教育研究的诗与远方
我们初心不改
一路上馨香相伴
共同守望孩子的明天
星光不问赶路人
时光不负有心人
你我都是尺码相同的人
欢迎加入我们的大家庭
8
星期五
年5月
学习是一种成长,坚持是一种信念,你认真研修的样子,是最美的自己。
每周一签
年游仙区小专题
系列讲座(六)
初夏时节,风暖花香。年游仙区中小(幼)教师小专题研究系列讲座在区教育研究室精心策划与组织下,在线上已成功举办五场,惠及区内余名教师及对口援建的阿坝州壤塘县教师,老师们反响强烈,都对每周五下午三点的小专题教研直播讲座充满了期待。
小专题教研是促进研教融合的有效载体。为了让教师们更好地将小专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相融合,积极推进研教一体化的进程,5月8日下午,游仙区教育研究室特邀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科学研究室秦德林主任,以《课堂诊断——校本教育科研的重要范式》为主题为在线的多名教师做了专题讲座。
秦主任的讲座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引人入胜。首先,秦主任从观念层面厘清了“课堂诊断的”的价值,接着以“问题为切入点”,生动阐释了课堂诊断的策略和形式、课堂诊断的成果表达与文本要求、课堂诊断的实践推进与行动反思。
在讲座中,他提出我们要有“空杯思想”,引用了“低头族”现象、商高定理不被认可的大量的实例阐述,希望带给我们思维方式和研究路径的改变和改善。秦主任对“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学校教育科研要实现三个服务,指向三个提升的基本功能,这样的科研才是真科研,他认为课堂诊断就是对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积极应答,是促进研教融合的有效手段。
同时,他对教师语重心长地提出:课堂诊断要以理论学习为根基;以现实情境为场域;以细节把握为切入;以多向思维为引领,以智慧增长为鹄的;紧接着,他结合大量案例从课堂诊断成果结构要求、主题要求、标题要求、教学案情要求、诊断分析要求、篇幅要求六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进行课堂诊断的文本表达。最后,秦主任结合南通市长达5年推进的科研成果“课堂诊断的实践推进与行动反思”,讲清了他们在推进这项工作的历程:从教师个体的课堂诊断——校本行动的课堂诊断——问题解决的课堂诊断进行了介绍,理论联系实际,让我们明确了“课堂诊断”应遵循的现实路径,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秦主任的讲座生动幽默,分析鞭辟入里,思维碰撞中引发深思,侃侃而谈中予以启迪。两小时转瞬即逝,老师们在聆听中感悟,内化中成长,感觉如赴盛宴,正如讲座后有老师感言:“秦主任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我们的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径,我对做好教科研更有信心和底气了。”“这次讲座实践性强,接地气!让人触动很大,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5.8
教师学习
通过此次讲座,相信老师们的研究工作目标会更加清晰,研究方法更具有操作性,将满满的收获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研究中,共同推进游仙区教育科研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THE
END
EDITORALBOARD
编委会
策划:何金芬
技术:任远明
编辑:李凤
排版:李丽珠
投稿:罗飞
审稿:何金芬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