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吉屋网12月20日讯近些年来,我们多多少少也听说了一些:绵阳要发展成“双”I型大城市,要修绵遂渝高铁、建双机场、规划轻轨……要建设新区城市新中心,保持四川第二经济体地位,立志建成渝第三城……
在绵阳年远景规划出台之前,绵阳未来的样子在大多数人眼中是模糊的,甚至是饱受质疑的。要知道的是,成都年远景规划在年基本就编制完成了,其清晰宏伟的蓝图,令得无数人向往!
因此,有很多关心绵阳未来发展的朋友一直在等着绵阳年远景规划出炉,今天,它的初版草案终于来了!
小编看得很激动,本文就拣一些重点来说哈。
一、绵阳当今概况
绵阳总幅员面积约平方公里,市域常住人口.82万人,年地区生产总值约.29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绵阳GDP约.93亿元,较去年增长3.5%,按照这个趋势,今年有望突破亿元大关。
人口方面,经过五年蓬勃发展,绵阳人口近两年终于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年同比年增长1.5万人,但考虑到是宜居城市,老龄化较严重,未来增长可能会比较缓慢。
另外一点个人觉得比较重要的是,绵阳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为.26平方公里,大熊猫数量为只,均为全国之最。
原来,绵阳才是中国大熊猫第一城!说来真的尴尬,在绵阳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小编也是这两年才知道的,希望以后可以多多宣传,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再增加一张响亮的名片。
像国防科技实力、人文历史、农业等,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这里就不赘述了。
二、年建成“双”I型大城市!
绵阳的城市性质不会改变,首先还是中国科技城和全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然后才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副中心城市、四川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宜业的山水公园城市。
发展目标:
年,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基本建成;
年,区域交通枢纽功能显著提升,如绵遂高铁、第二机场等建成,“双”I型大城市基本建成,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
城市规模:到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要达到约万人,比目前要增加近40万人,实际服务人口约万人。
规划市辖区核心区域范围面积暨中心城区面积——平方公里,绵阳目标平方公里的建城区,空间十分充足。
而要完成这些目标,绵阳科技城新区建设须一马当先。
三、主动求发展!
1、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
强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例如绵阳已经发动了好几次的中欧列班;
融合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城市合作联动;
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互融。
2、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
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
加快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建设成渝北向交通枢纽;
积极承接成渝产业转移。
3、全面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
“走出去”的同时,也不“舍近求远”,成都这条“大腿”也要紧紧抓住。
四、坚持“一核两翼、三区协同”
一核,以涪城、游仙、安州为主的绵阳中心城区;两翼,强化江油、三台两强城作用;三区,东南、中部、西北因地制宜。
五、完善综合交通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
形成“十字”型铁路交通骨架,建成绵遂高铁,迁建芦溪第二机场。
六、双中心、多组团!
到年,建成万人I型大城市。
以老城区和新区直管核心区为最重要的双中心,北部青义、石马组团,东部游仙、仙海、小枧、松垭组团,中部园艺组团(中心的中心?),南部新皂、吴家、经开组团(绵遂方向),西部安州、高新组团。
七、新规划诸多公园
通过这张图,可以看出,高新区将新建边堆山公园、高新滨江公园,均在安昌河畔。吴家高铁南站将建设成新城以及高铁新城公园!
总的来看,绵阳—年国土空间远景规划其实和大家已知的相差不大,但当这幅真实而雄壮的蓝图真正展现在我们眼前,还是止不住让人百感交集并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