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
年,撤绵阳地区、县级绵阳市,设地级绵阳市。
年,析绵阳县置绵阳市。
年,改绵阳专区为绵阳地区。
年,设绵阳专区,因专区驻绵阳县而得名。
民国二年(年),改绵州置绵阳县,因治所在绵山之南,故名。
涪城区:
年,设涪城区,因古为涪县而得名。
西汉高帝六年(前年),置涪县。
《寰宇记》卷83绵州:涪县以“涪水之所经”而名。
游仙区:
年,设游仙区,因古庙游仙观而得名。
相传,东汉高士李意期仙游此地,后人建游仙观。
安州区:
6年,改安县为安州区。
明洪武七年(年),降安州置安县。
元中统五年(年),改石泉军置安州,因治所龙安县而得名。
唐武德三年(年),置龙安县。
《元和志》卷33龙安县:“因(龙安)山为名。”
三台县:
清雍正十二年(年),置三台县。
《清一统志·潼川府一》:三台县以三台山为名。
盐亭县:
西魏恭帝二年(年),改北宕渠县为盐亭县。
《元和志》卷33盐亭县:“以近盐井,因名。”
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四川卷下:“梁大同间名,以地多盐井,据盐亭而创县也。”
梓潼县:
西汉元鼎元年(前年),置梓潼县。
《寰宇记》卷84梓潼县:“以县东倚梓林,西枕潼水,以此为名。”
平武县:
明万历十九年(年),改宁武县置平武县。
西晋太康元年(年),改广武县始置平武县,属阴平郡,取阴平郡之平、广武县之武为名。
北川羌族自治县:
年,改北川县为北川羌族自治县,因境内多羌族而得名。
民国三年(年),改石泉县为北川县。
北周时期,始置北川县,后废,因北川水而得名。
江油市:
年,改江油县为江油市。
年,江彰县更名为江油县。
西魏废帝二年(年),始置江油县。
北魏孝武帝时期,置江油郡。
《寰宇记》卷84江油县:“取江油水以称邑兼郡”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