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农民夜校办到工地上
12月20日晚6点,夜幕降临、寒气袭人,绵阳市单体投资最大项目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工地上,灯光格外明亮,“建设者之家”里不时传出阵阵掌声。
绵阳市“农民夜校进工地”主题活动首次课堂在这里开讲,多名来自省内外的建设者踊跃报名听课,工地周边群众也闻讯赶来旁听。
针对农民工的职业特点和文化程度,此次农民夜校精心设计了“政策宣讲+安全普及+维权知识”的小组合微课堂,宣讲了党的十九大精神,重点解读了农民群众关心的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内容,还专门讲解了施工安全防护措施等建筑安全知识以及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等知识。
“平时忙着干活,也没有时间 前不久,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曙光村80多位学员在农民夜校结束了培训。金河镇党委书记周威洋介绍,曙光村从今年月起,每月开办两期农民夜校,目前已覆盖全村所有贫困户,让村民有了脱贫奔康的“智囊团”。
夜校建在“产业链”上
曙光村党支部书记邱洪介绍,曙光村山高坡陡,调动村民发展产业不易。今年月,在乐山市沙湾区的对口帮扶下,首期曙光村“农民夜校”开讲。“教大家种食用菌,没想到不起眼的袋装食用菌投入小,效益还高。”该村贫困户万永华参加完为期天的培训后感慨。
“农民夜校要建在‘产业链’上,村民发展的后劲才足。”周威洋介绍,今年,曙光村共投入万元发展“1公司+6基地”产业体系,发展食用菌基地、藤椒基地、茶叶基地、订单蔬菜基地等。农民夜校也相应地就围绕这些产业进行“订单式授课”。 邱洪介绍,掌握了相应的产业技术后,农民夜校学员不仅可被推荐至村产业基地务工,也可在农技员的指导下在家发展产业。智囊团变“输血”为“造血”贫困户卢永香是优秀学员之一,也是目前村里的养鸡大户。之前她对养鸡一窍不通,在通过网络自学了养鸡知识后,又在“农民夜校”里系统学习了电商、市场渠道拓展等营销技能,很快成了村里的“养鸡达人”。她给自己定下了脱贫计划:跑山鸡存栏量保持在00只左右,并和农民夜校学员一起发展农家乐,把自家养殖的跑山鸡“端上”游客餐桌。
为办活办好农民夜校,变“输血”为“造血”,曙光村还请来村里的致富能人,杨玉林就是其中之一。年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杨玉林牵头成立了乐山金口河区曙光枇杷专业合作社,吸引了10多位村民入社。杨玉林说,走进农民夜校,一方面为了传授枇杷种植技术,另一方面,也想吸引有技术、有意愿的村民加入合作社。
如今,曙光村的农民夜校开办模式正在向金口河区更多的贫困村进行推广。
编辑:张敏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