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是绵阳经济的短板!”熟悉绵阳的人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慨。由于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差异,绵阳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区域竞争力较弱,与省内发展较好的县市区差距逐步拉大。为了振兴县域经济,绵阳正式下发《关于实施“振兴计划”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成立总规模50亿元以上的县域经济发展基金。“通过直接投入、补贴、贴息、担保、奖励等多种形式,支持县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品牌创建、招商引资以及主导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同时,下决心‘放水养鱼’,适当调整市、县财政收入分配比例,在财税解缴、土地收益等方面给予支持。”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超在今天(1.5)召开的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大会上对夯实县域经济基础打了一只“强心剂”,提振了发展的信心和士气。“县域经济‘振兴计划’,抓住了我市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当前和今年一个时期全市县域经济特别是县域工业发展的科学指南。”市经信委主任韩晓清表示,按照“振兴计划”的部署,重点围绕产业培育提速、民营经济提振、改革开放体魄行动计划,推动县域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到年,力争全市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占全市总量的80%以上,其中:江油市超过亿元,涪城区超过亿元,游仙区、三台县超过亿元,安州区超过亿元。各县市经济实力在全省类区县排名比年有较大提升。”这是《实施振兴计划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各县市区都是“撸起袖子干”。“游仙区把军民融合园区和军民融合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游仙加快发展的新动能,”游仙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华斌信心满满,“力争到年,园区聚集企业80家,实现产值亿元。”江油市突出“排头兵”这一目标,站高谋远,着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标杆。江油市委书记周涛表示,要更加突出“项目建设”这一重点,聚力攻坚,着力筑牢县域经济发展新根基。“振兴县域经济计划,给三台带来了全新的战略机遇。”三台县委书记马辉说,要强攻关键短板,以“大园区、大项目”打造三台大工业。在平武县委副书记、县长黄骏的治县思路中,绿色是平武发展的底色,绿水青山是平武的金山银山。他说:“平武注重绿色引领,努力实现平武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绿色崛起。”经济要发展,交通得先行。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寇子胜深有体会,按照实施“振兴计划”的要求,年,我市交通投资亿元,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记者:吴海涛)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