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米粉代表了我们川北人的早餐文化,除了绵阳以外,其实还有很多川内城市也都有早晨嗦粉的习惯。而这样流行的饮食文化背后,其实还有一个关于绵阳米粉年的传说。
相传三国时期,刘备与蜀主刘璋入川,刘备早就听说四川人擅长烹饪就提出品尝当地美食。刘璋就说:“闻此山中一人家,其妇善烹饪,祖传以大米磨浆,制成丝,辅以鸡鱼肉等自制作料,开水烫熟即食,汤鲜味美,百里名盛。“于是,刘璋命令手下将这名主妇叫上山来做了这道奇妙的菜。还没上桌,刘备及众将就闻到一股奇秒的味道。一会儿工夫就吃了个精光。吃完饭,刘备顿时来了精神,手下众将一个个也都神采奕奕。再看上下,水肥稻丰、牧笛声声。刘备禁不住抚掌感慨:“富哉,今日之乐乎,美味也!”于是,民间就这样把这份刘主公也热爱的米粉流传至今。中国南方都有食粉的习惯,桂林有螺蛳粉,云南有米线,而绵阳米粉的米粉相比前两者更细,也就意味着每一根米粉都能在一两分钟内被汤头的味道所占据,爽滑入味。提前在水中发泡好的米粉,放入竹篓里后,随后快速放入滚烫冒着大泡的热水里几秒钟,滚水里烫过的米粉软糯,鲜香,老少皆宜。这也就是常常看到米粉店里坐着只有几岁小食客的原因。漂泊在外的日子,偶尔也会想念清晨小巷子里飘出的米粉香,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冒出的川音,或许清晨的一碗米粉,对每一个漂泊在异乡的我们来说,吃的更是一份解不开的乡愁和思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