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怎么吃都不胖,有的人是怎么不吃就胖,所谓“喝凉水都长肉”。看似不同的状况,其实机理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因为“脾虚”。如果用现代医学解释,吃也不胖的人,一般是吸收功能差;不吃也胖的人,则是代谢功能差,这两种都属于中医“脾”的范畴。
//////////
中医的“脾气”指的是一系列的功能,包括吸收和代谢,脾虚时,这些功能都降低。这一瘦一胖其实是有共性的,瘦的人的肌肉一般很少,张力也不足;胖的人也不是肌肉多,而是脂肪多,体型是松松夸夸的。中医的“脾”是主肌肉的,这两种人的肌肉状况都符合“脾虚”的特点。
这两种人都容易有大便失调的问题,多见的是大便常年不成形,这一点就提示是典型的脾虚了。与此同时,腹部很怕凉,很多胖子看起来很壮,实际上一着凉风马上就要泻肚,腹部是他们的薄弱环节,这些都与消化功能不足有关,仍旧是因为“脾虚”。
//////////
再有就是代谢问题。中医讲,脾主运化。所谓“运化”不仅是食物的消化,还有食物转化为营养之后在体内的代谢,胖子的这个环节容易出问题,代谢减慢,脂肪由此堆积下来,更严重的则是西医说的“代谢综合症”:血脂高,血糖高,血尿酸高,血压高,这种人如果看中医,时常会诊断为“痰湿困脾”或者“脾虚加湿”,就是代谢废物积攒多了,反过来影响脾气的运化能力,使脾气变虚,由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反过来再加重痰湿。
因此,不管是吃也不胖,还是不吃也胖,都要从健脾下手来治疗。瘦的,吸收不好的,健脾的同时增加帮助消化吸收的药物,比如“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参苓白术丸”等都可以。
胖的,代谢不利,健脾的同时要帮助去除痰湿,只是去痰湿的中成药较少,可以用“参苓白术”配合“二陈丸”。对那些虽然胖,但是很怕冷,一遇冷就泻肚的虚胖者,不妨试试“附子理中丸”,这种热药还可以增加他们的代谢,甚至帮助脂肪的消耗。
//////////
很多女人,年轻的时候就属于怎么吃都不胖的,她们因此可以不忌口地随便吃,甚至可以无肉不欢。这种人,很容易在生了孩子之后,或者上了年龄,遇到一次身体变化之后,变成胖子,变成“不吃也胖”了。因为她们在怎么吃都不胖的时候,已经有了脾虚的基础,从不胖到胖,只是脾虚延续或者加重。
这样的例子还见于很多孩子,从小就爱吃肉,但还是干瘦干瘦的,家长觉得营养不足,于是变本加厉地再吃。结果,长大了,突然变成了小胖子,这个质变和之前吃肉过多,累坏了本来就不强壮的脾气,有直接关系。因为肉类等高蛋白的食物,不容易消化,是很耗脾气的,如果每天无肉不欢,吃起肉来毫不节制,这种人的脾就比其他人辛苦,就可能被提前耗损成脾气虚,最终的胖,就是脾气虚的结果。
所以,就算怎么吃都不胖,也必须节制,甚至更要节制,因为不胖本身可能已经是脾虚的症状了,这种人更要维护珍惜脾气,更不能有恃无恐的吃,以防“吃也不胖”变成“不吃也胖”。
END
想远离“黄脸婆”,你要先健脾。
甄选炒麦芽、炒稻芽、炒谷芽和优质陈皮,遵从中医健脾之意,更没有西药“胃动力药”的副作用。让慵懒的肠道运动起来,只需要这一杯名副其实的“胃动力茶”。
责任编辑:张晓雪
本平台所使用的图片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有健康疑问,可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养生好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