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将来临
小绵祝大家新的一年
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但人吃五谷杂粮
难免不了有个小病小痛
不要怕!
在绵阳有这样一个单位
为大家保驾护航
明天,他就一周岁啦!
年1月16日,新组建的绵阳市医疗保障局(以下简称“市医保局”)挂牌成立,正式“开门营业”,回眸之间已满周岁。
这一年来大家伙有什么感受?要小绵来说有以下几个印象最深的事儿大家看看有没有戳中你~
首先
绵阳人的个人参保缴费标准
提高了!
这可是一件利民的大事儿哦!
解决贫困是两个“百年目标”的重大目标任务。医疗保障扶贫立足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现有制度功能,发挥好保基本、救大病、托底线的功能。
此处,小绵先举一个例子:
平武县龙安镇莫鱼沟村贫困户付某患疾病,住院花费.22元,但后经大病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报销,自费仅.44元,实际报销比例高达93.36%。
付某的例子仅仅是我市贫困人口“大病有保障”的一个典型缩影。市医保局成立以来,纵深推进医疗保障扶贫工作。
全市财政代缴贫困人口城乡医保个人缴费人,贫困人口动态认定%由财政代缴。
全市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基本医保支付.78万元、大病保险支付.54万元、医疗救助支付.12万元,严格落实县域内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90%予以倾斜支付政策,全市当年县域内住院个人支付占比仅为9.65%。
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贵刚介绍,我市贫困人员代缴计划投入万元,资金预算下达和拨付率%。市医保局通过科学测算并调整年度城乡大病保险筹资标准,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村特困供养对象、农村低保对象”3类群体实行城乡居民大病起付线降低50%,分段报销比例提高5%。
标准提高
市医保局成立一年来,按照新增财政补助一半(15元)用于大病保险的规定,将全市城乡大病保险个人筹资标准从年的40元/人提高到年的60元/人,将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参保缴费标准调整为元/人。
张贵刚表示
一年来,城乡居民按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确定大病保险起付线,大病保险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提高至不低于60%,医疗救助在限额内对低保对象不低于70%给予救助,对特困人员按%给予救助。
目前,全市所有县市区(园区)已开展门诊特殊疾病保障工作。其中,门诊慢性病病种达到27种,门诊特殊重症达到10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据数据显示,截至年底,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5万人,常驻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基本实现人员全覆盖。
张贵刚告诉记者:“全市参保人数持续稳定,基本医疗保险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医疗保障系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医保基金运行整体平稳。”
其次是
更多患者享受到了
“灵魂砍价药”
好几位网友给小绵留言说:
当初卖好几百的药品
现在几十块钱就能买到
绵阳周女士有话说:
患有慢性肝炎的周女士,需长期服用抗病毒药。而她服用的抗病毒药品需要元一盒,对她来说,长期吃药是个不小的负担。1月8日,医院感染科门诊看病时,惊喜地发现,一直服用的那款药竟然降至8.7元/盒。“幸福来得太突然了,简直不敢相信,而且以后也能享受这个价格,国家的政策真好!”周女士笑容满面地说道。
周女士的“幸福”得益于“4+7”药品集中采购使用和扩围在绵阳的提早落地实施。
为确保患者尽快享受改革成果,市医保局积极配合省医保局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扩面工作,分别完成全市公立医疗机构涉及的试点25个品种和35个品种的药品数量报送。同时,启动“4+7”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涉及的25个品种中选结果在绵落地。
此次试点扩围共25种药品
中选药品25个
涉及27个品规
其中高血压高血脂用药10个
治疗慢性乙肝用药2个
抗癌药3个
抗抑郁与精神类药5个
张贵刚介绍,“药价平均降幅55%,最高降幅98.06%,有效减轻了老百姓医药费用负担,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市医保局还会同卫健部门印发了《关于印发绵阳市公立医疗机构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方案的通知》,全面取消我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同步建立补偿新机制,共计同步调整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同时完善医保支付配套措施,医院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
此处,江油徐大爷有话说
江油参保群众徐大爷68岁,患高血压6年余,平时都是自费开降压药,一年下来仅降压药一项费用就高达余元。年12月,徐大爷经审核认定为“两病”(二级以下高血压),看病时医生开了两周的降压药,缴费时仅自费11.5元,报销比例达50%,当得知全年可以累计报销元时徐大爷高兴的说:“这下每年可以节约一半的药钱了,猪肉都可以多割几刀了”。
为进一步减轻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医疗费用负担,市医保局成立后庚及研究全市“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实施待遇保障从低水平起步,对“两病”参保患者门诊发生的降血压、降血糖药品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其中,诊断为高血压,但是达不到我市慢性病“高血压Ⅱ期以上(合并有心、脑、肾损害)”标准的,按照元/人/年,支付比例50%设定待遇;糖尿病按元/人/年,支付比例70%设置待遇。
这一年还不能不提
“便利”这个词
因为医保异地就医
“一站式”结算,开通啦!
高峰时段,医院总能见到排长队划卡结算的现象,这也是就医群众和医疗机构感受最直接、反映最突出的民生服务问题。
市医保局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坚持“不为不办找理由,只有办好想办法”,针对群众意见最大的“堵点”改起,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更换了3台老旧服务器,迅速破除医保信息系统运行缓慢硬件制约困境,有效提升硬件支撑能力。
针对业务流程只宜优化、不宜大改要求,市医保局迅速组织专家团队对信息系统“把脉”“问诊”“开方”,及时对当前医保信息系统运行进行科学评估,通过简化运行流程,对信息系统进行深度优化,及时排除网络、医院端HIS系统影响,社保卡读卡时间从2.5秒降低至2秒以内,门诊结算交易时间从4秒降低至3秒以内,住院结算交易时间从5秒降低至4秒以内,有效缓解了医保门诊联网结算响应速度慢,医院等大型医疗机构门诊排长队的情况,早高峰医保信息系统卡死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市民王青松的亲身经历
“我长期在成都工作生活,这次生病我在手机上进行了备案,出院时医院就可以结算,不用带着发票和各类资料跑来跑去。”不久前,医院办理出院结算时,市民王青松直呼“政策更人性化、办事更方便了。”
成立一年来,市医保局继续推进省内和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一站式”结算,解决异地就医医保结算的“垫资”和报销“跑腿”难题。
01
年4月起,我市参保群众只需在手机的各大应用商店下载“四川医保APP”并成功注册绑定社保卡,即可使用手机随时随地在线办理短期、长期异地就医备案。
02
经医保经办机构审核通过后即可享受异地就医待遇,直医院结算。
为方便全市参保群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市医保局再添便民举措,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接入“四川医保APP”,推动异地就医政策宣传普及,做好本市参保群众异地就医基础服务工作。
手机客户端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是市医保局成立以来服务为民、便民、利民、惠民的具体体现。市医保局持续推进异地平台接入,截至目前,全市64家定点医疗机构接入省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实现60家跨省、64家省内、10家省内门特和62家医院、家药店省内普通门诊个人账户直接结算,接入量同比增长%。
绵阳市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结算人次,结算费用.66万元。市外参保人员来绵就医结算人次,结算费用.51万元,结算量同比增长%。
3
不仅如此,市医保局还统筹推进电子社保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