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绵阳天气
绵阳旅游
绵阳新闻
绵阳招聘
绵阳房产
绵阳特产

雷霆出击这场陆空联动演练让人直呼ld

龙门山断裂带(绵阳)

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还原场景,模拟灾情

以战领训,以训促战

演练全回顾

??

演练背景

设定3月19日7时56分,龙门山断裂带绵阳某区发生6.0级“地震”,某厂区因“地震”受损严重,大量人员“被困”。

“地震”发生后,属地绵阳支队迅速调集地震救援轻型队前往“震中”救援;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立即启动跨区域地震救援预案,调集总队全勤指挥部、战勤与保障支队,成都、德阳地震快反救援力量跨区域增援。

此次演练共54辆救援车辆、名消防指战员、8头搜救犬以及当地地震、供电、医疗、通信、交通、气象等部门联合参演。

“地震”发生后

快反分队作为先头部队第一时间出动

赶赴“灾害现场”先期处置、勘察

快反分队“小而全”

作战装备、通信设备均模块化装载

具有快速反应、灵活处置的特点

演练按照实装、实地、实战原则

从严从难设置了7个科目

采取“全过程、全要素”随机拉动

无预案导调的方式

强化演练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建筑综合破拆救援

模拟建筑某楼某房间有人“被困”,救援人员在对主要建筑构件加固后进入建筑内,采取向上破拆、向下破拆及一点吊等技术,将“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

巷道救援

模拟“地震”造成一巷道处1人埋压,救援人员对巷道进行支撑加固,对作业环境进行清理,逐步向“被困人员”掘进,从通道中营救“被困人员”。

车辆破拆

模拟建筑倒塌后将路边车辆埋压,车内有1名“被困人员”,救援人员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将被埋压车辆内“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

废墟搜索

模拟“地震”房屋倒塌,有人员被埋压,救援人员对现场进行风险评估,制定计划、现场封控,进行送风、破拆移除障碍物,搭建营救通道,完成营救任务。

浅表搜索

利用搜救犬、生命探测仪搜寻“被困人员”。

高空救援

模拟在A栋建筑邻近F栋建筑的部位1人“被困”,在“被困人员”的协助下搭建救生通道,救援人员利用绳索救援技术将“被困人员”从A栋转移至F栋。

狭小空间救援

模拟房屋倒塌后1人“被困”废墟下狭小空间内,周围废墟较多,随时有发生二次坍塌危险。救援人员在做好预防二次坍塌措施后,开辟救生通道对“被困人员”进行营救。

此次演练中

前方指挥部及各职能组

第一时间响应、遂行出动

抵进现场、分工合作

全方位检验了救援队伍在灾害现场的

自我保障、实战处置

应急通信、宣传报道的综合能力

前方指挥部

中枢头脑怎么指挥作战?

调兵遣将怎么实现?

如何做到高效协同?

一起走进前方指挥部~

此次演练成立地震应急救援指挥部,携带全新研发的国家重特大灾害救援指挥部综合办公方舱遂行出动。统筹各参战力量作战指挥,组织制定和实施救援队行动计划,明确各救援分队作业区域;组织制定灾区灾情跟踪工作计划,多渠道收集汇总各项灾情信息,提供地震救援应急预案;提供省级圈层力量调度图,并适时更新。

通信保障组

灾区现场信息传输有没有困难?

现场救援整体态势怎么准确掌握?

有他们为整体演练行动

提供强有力的通信保障支撑!

配合完成指挥部搭建,整合通信分队力量,分配通信组网频道,利用轻型卫星便携站、海事卫星电话等设备,组建现场救援力量通信网络,实现互联互通;依托无人机、4G图传等设备,采集灾区信息,拟制定人口热力分布图、灾情分布图、救援进度图、危险建筑分布图和地质(貌)图,并适时传输现场画面。

此次演练我们还首次使用了

°立体成像技术

利用无人机航测采集的

高清航片和地理信息数据

生成可量测、标注的实景三维模型

为科学救援、科学指挥提供

精准、立体、可视的基础数据支撑

战勤保障组

救援队员能不能吃上一口热饭?

喝上一口干净的水?

睡上一张干净整洁的床?

在灾害现场这些都不是问题!

组织搭建车辆装备区、办公区、餐饮区、休息区等各项功能帐篷;整合地方可利用资源,与地方单位联勤联动,保障队伍餐饮、卫勤、装备、住宿等实际需求,适时组织补给物质发放调配;运输地震救援模块器材装备,组织力量开展车辆、器材装备维修、保养,做好基地运维工作。

这次演练中

我们又双叒叕有新装备亮相了!

单兵机械外骨骼

救援人员穿上它行动自如

瞬间变装为科幻电影里的“机甲战士”

装备升级加buff

“外骨骼”套装最大负重75公斤

在长时间、长距离徒步行进路上

能大幅度减轻负重压力

减少因负重造成的体能消耗,提高使自持力

宣传报道组

如何快速捕捉抢险画面?

现场素材采集、新闻制作怎么完成?

看他们是如何第一时间发声!

设置“一表一图”应急宣传预案,根据实战需求,应急宣传分队前方工作组承担现场素材采集、新闻制作,后方工作组第一时间发声,对素材进行实时加工和发布。应急宣传分队发挥采、编、写、发等应急宣传能力,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挖掘演练亮点,联动媒体开展宣传报道,讲好有速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消防故事。

联动“川报观察号”直升机在空中“侦查灾情”

雷霆出击!

这次演练我们最大限度还原震后场景

在近似实战环境中锤炼队伍

当天,在演练现场还召开了消防救援队伍地震救援应急宣传工作座谈会,就地震救援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进行了研讨。

-END-

策划:李志全、高明月

监制:冷方海

来源:四川消防

编辑:邓桠兮

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yangzx.com/myzp/81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