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和严峻考验,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坚持把“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作为着力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运行秩序逐步恢复。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升,全市经济实现逐步向好趋势。
根据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87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3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5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9亿元,增长1.1%。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上半年,小春粮食产量45.46万吨,同比增长0.6%;蔬菜及食用菌预计产量为83.9万吨,增长1.2%。经济作物产量稳定增长。小春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预计增长3.0%,油菜籽预计产量为38.6万吨,增长5.0%。生猪产能恢复较快。生猪出栏.56万头,下降2.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8.5个百分点;牛羊禽出栏全面增长。牛出栏5.39万头,增长9.3%;羊出栏35.85万头,增长2.7%,家禽出栏.29万只,增长9.7%。
二、工业生产稳步回升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较一季度回升4.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5.8%。
从重点产业看,六大重点产业产值增长1.9%。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长10.5%,节能环保产业增长8.4%,新材料产业增长1.7%,电子信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2%,汽车产业增长0.8%,食品产业下降1.1%。
分行业看,35个行业大类中有20个行业实现增长;占比较大的行业稳步回升,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0.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9%。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汽车增长66.7%,建筑用天然石料增长40.1%,电子元件增长37.1%,液晶显示模组增长20.3%,绝缘制品增长14.2%,家用房间空气清洁装置增长3.9%,彩色电视机增长1.3%,钢材下降2.4%,饮料下降11.3%,发动机下降50.8%。
工业利润持续好转。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增长2.4%;实现利润总额36.97亿元,下降4.6%,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9.5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持续复苏
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较一季度回升2.7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0.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1.2%,住宿和餐饮业下降16.7%,金融业增长3.7%,房地产业增长0.7%,其他服务业增长2.8%。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增速较一季度回升13.5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4.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8%。
从房地产开发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0.3%。商品房施工面积.30万平方米,增长6.9%;商品房竣工面积26.74万平方米,下降78.9%;商品房销售面积.74万平方米,下降0.1%。
五、消费品市场降幅收窄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亿元,同比下降7.8%,较一季度收窄7.1个百分点。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1亿元,下降8.0%;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8亿元,下降7.3%。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93.10亿元,下降13.6%;商品零售.28亿元,下降6.7%。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41.62亿元,增长10.0%。
从热点商品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12.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0.6%,汽车类零售额下降8.2%,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下降16.0%。
六、价格指数有升有降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8%,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四升四降”,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17.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5%,医疗保健类上涨0.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6%,衣着类下降2.9%,居住类下降0.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6%,。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6.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下降0.3%。
七、财政收入降幅收窄
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68.51亿元,同比下降9.6%,降幅较一季度收窄7.9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72亿元,下降19.2%,较一季度下降5.3个百分点。
八、金融运行整体稳定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01亿元,同比增长13.9%,较一季度增长0.5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6亿元,增长16.1%,较一季度增长1.9个百分点。
九、就业形势逐步好转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6.7%;城镇登记失业率2.5%,低于省控目标2个百分点。
十、居民收入基本平稳
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7.7%。
十一、进出口增长较快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出口额41.5亿元,增长45.7%;进口额75.5亿元,增长1.6%。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经历了从一季度明显下降到二季度企稳回升的艰难转折,主要经济指标由降转增或降幅明显收窄,随着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和各种政策效应的不断显现,恢复回升势头较好,为下半年加快恢复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蔓延,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仍在发展演变,我市经济运行中也面临疫情影响下经济内外循环不畅,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等问题。下一步,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聚焦全面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狠抓项目投资落地实施,提振消费市场信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发展,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展现新担当、贡献新作为。
扫码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