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舒雁,本名吴永贵,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骨干教师。著有诗集《自然箫音》(与家兄合著),小说集《爱的神矢》,教育随笔集《理想的风帆》等。
告别文学
—舒雁—
在某一天,我突然有一个强烈的念头,我想放弃我坚持了二十余年的文学,我想跟我一直热爱着的文学说声告别。当我个念头在我的脑海里闪现的时候,我自己先是吓了一跳,觉得我是头脑发热,二十余年的坚持,怎么说放弃就放弃,说告别就告别呢?说给朋友听,朋友们肯定也是不会相信的。是啊,我自己都不肯相信这个念头是我的。
二十多年前,我不一小心就爱上了文学。其实这是有渊源的。那时我还是毛头青小伙,正在读初中,不谙世事,对于很多事情都不太懂。我的哥哥比我高一级,当时读塔水中学,在我们那个小乡,能读到县城中学就是很荣耀的事,即使不能,也要读到塔水中学,我哥就读的塔水中学,而我,仅还在我们那个闭塞的小乡读初中,父亲就是初中的老师。哥哥成绩好,是我望尘莫及的,特别是哥哥还喜欢写作。有时他让我帮他抄诗,可我抄着抄着,多多少少在心中对诗有了一些感觉,心里也在为自己树立理想,要像哥哥那样也写诗。于是我在那时开始喜欢读书,特别是看到一些报纸上有诗歌类的东西,就剪下来,后来我读师范,就开始了狂热的阅读,在学校图书室里大量借阅我所知道的文学书籍。有时也写点东西。三年师范,我仅发表过一些豆腐块新闻,在市报上发表过一篇散文诗,在学校作文大赛中获得过一等奖。
其实我对文学的启蒙,除了对哥哥的一些崇拜,我在读语文的一些课文时,有时也曾感动过,记忆最深刻的是在读师范,有一篇课文,是一篇通讯,叫《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还有一篇人物通讯,叫《一个普通灵魂能走多远》,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我想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吧。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那里还没有什么感受,直到后来读到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情景交融,那份宁静,让我顶礼膜拜。还读过一些现代作家的作品,让我对文学渐渐走得近了。再后来在新华书店淘得一本减价书,书名叫什么不记得了,只记得里面所收的都是现代名家散文,读得我荡气回肠。那本书后来在同学间借来借去,就破损得不成样儿了,再后来书到哪里去了,我也不曾知道了。无疑,在我心中已经有了文学的启蒙,于是在读师范开始,我就开始了我的疯狂阅读,也开始了我的最初写作。那时写了很多诗歌,虽然很幼稚,但我视为珍贵,而且我还曾不知天高地厚,每每躲在蚊帐里面开始写起长篇小说来。那个长篇小说我当初取名《曲回的波折》,只是我写作起来,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我才知道写长篇小说,不是我拿起笔来就能写的,我也才知道了,当作家的不容易。
直到我走上工作岗位,我对文学的狂热追求,几乎是拿命在搏一般,读书,写作,成了我的第二生命。因为这份爱好,我居然还在我当时的村小的班上成立了小星星文学社,除了教学之余,我就带着孩子们经常游山玩水,带着孩子们构思文章,辅导他们写作。几乎所有的星期天,我都拿来和孩子们一起玩,和孩子们一起写,孩子们的每次写作,每次修改,我都是手把手地教,我也是才开始学习写作,几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一起写作。第一年,我的学生作品就获得了全国文学社作文大赛优秀奖,这对我来说是一次不小的触动。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也一直经营着我的文学社,影响在不断扩大,学生习作在不断地发表,我也曾以此为自豪。我的一些诗作,渐渐地在一些报刊发表,在年,我和我哥还合出一本诗集,再后来我还出版了一本小说集,一本教育随笔集,仅此而已。小说集是在一次一个摆渡文学网免费出版的,后来这个文学网不知什么原因没有继续下去。但我还是一直记得在我的文学写作的路上,有这样一个文学网的,也有了我的那本薄薄的小说集。
我一直认为,写作,是苦行僧的差事,特别是初学写作的人来说,熬更受夜的,熬得头发花白,熬得眼睛发红,但却没能写出一部惊世骇俗的大作来。曹雪芹写作《红楼梦》,写得“一把辛酸泪”,殚精竭虑一生,都没有能够拿出一部完整的《红楼梦》来。他一生困窘,身体也熬垮。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不要命地写作,却熬得满身是病,也没熬到花甲之年,可谓英年早逝。虽然他们获得了名气,为世人所景仰,他们写出了不朽的名著,为世人所阅读,可他们的人生,却是晦暗的,充满悲剧色彩。我也知道,世界上很多一流的作家,为了写作,可以倾其一生的心血,比如歌德写作《浮士德》,花费六十余年,可谓把一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这一部不朽的作品的写作中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写作,可以说榨干了作家一生的心血,写得何其艰难。著名作家麦家,在写作《暗算》时,写得最艰难的时候,平均一天写作一百字,就是这样艰难地熬出来的。我的写作,也是在这条路上踽踽而行,行得异常艰难。长篇小说我也曾写过,我知道个中滋味,真的有点让人想自杀的感觉。有时写作一篇文章,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写出来,写着写着就有写不下去的感觉,于是放到一边,有时一放就放好长时间,甚至几年都没有动。有时写到写不下去的时候,也感觉头痛。有时我就在想,那么多作家一直经营着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甚至非虚构作品,一写就是几万字,几十万字,是怎么“熬”出来的,当然我也知道很多作家进入写作状态就开始兴奋起来,浑身上下都处于兴奋状态。其实我在写作的时候有时也会进入到这种兴奋状态,兴奋过后又才发现我自己写的东西还是欠缺些什么,总是不满意,觉得真正写作一篇好的文章,真的很难,我也理解了古代读书人考秀才的时候穷尽脑子也写不文章来的那份苦恼,也理解了现在的学生为什么到了写作文就头疼的那份苦楚了。
写作一篇文章,有时觉得有些满意了,就渴望着能发表,能出版自己的著作,这应该是所有写作者的心愿吧。我也不例外。可是,发表文章哪有那么容易呢,往往投稿出去都如石沉大海。曾经多年前听说过一个权威文学刊物,每天收的稿子要用车子或大口袋去装,那么一个月收到的稿子不计其数,而一个月出一本刊物,发表的仅二三十篇,这种稿子发表率可想而知,百分之九十多的投稿都没有发表的可能。如今网络普及了,网络上发表作品容易了,然而门槛越低,发表的作品的水平和档次也就大大地降低了。有时浏览网络时,大倒胃口的作品铺天盖地,又让这种大众阅读没有品位,对于写作的那种敬畏荡然无存。几年前听说过一个刊物,发表的大多是关系稿,试想还有很多投稿者,要想上一篇文章,会有多少次被挡在门槛多外呢?而今写作的人实在太多太多,很多的写作,觉得只要能写一点文字的就可以叫文学创作,那文学的神圣就理应不存在了。太多的次等作品充斥于文学市场,让真正的文学已经失去了大量的读者。真正写作的人,几乎不会被人理解,跟多年前人们热议的“臭老九”差不多了。发表难,出书更难,因为文学的市场在缩减,要想出版一本自己的作品集,那就得掏钱出版,自费出版书籍的机构层出不穷。这倒是满足了作家的出版欲望,可是出版的书有市场可以销售吗?卖不出去的话,堆积在家里,又有何意义呢?写作得不到真正的回报,别想着靠写作挣稿费可以养家糊口,就是保住自己吃饭都难啊。
前几天读到一篇文章,《让“鲁迅”愤怒的鲁迅文学奖》,批露了鲁迅文学奖评奖的一些内幕,一些丑闻,让人真正的“愤怒”不已。鲁迅作为中国唯有的跻身于世界十大文豪的一位作家,他的伟大之处,是写出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指引了中国新文化的方向。可是以他贯名的文学奖,近年了爆出了系列丑闻,实在是让人们对文学的那份敬畏之心也委实没有了价值可言。文学是崇高的,文学是神圣的。鲁迅是伟大的。可是,如果鲁迅在天有灵,看到以他名字贯名的文学奖如此乱象,也许他又会发出一声喟叹,他那如投枪如匕首的战斗式的文章又该深刻地剖析那些肮脏的灵魂了。文学又是热闹的,如今居然是“史无前例地文学评奖监守自盗自评自奖的集体作弊”,试问这文学还有什么神圣可言?所谓的“梨花体”“羊羔体”甚至“周啸天体”式的诗歌居然跻身于鲁迅文学奖,的确是文学的“荒诞离奇”,“不合情理,没有标准,没有原则”了。文学是严谨的,可是如今就连鲁迅文学奖都在远离鲁迅,让文学走向寂寞的悲哀!
有时,我真的想告别文学,不是因为上述种种,我依然对文学心怀敬畏,然而我实在感觉生活太累太累了,很多的现实早就彻底击碎了我的梦想,我感觉我就在为了生活为了文学为了梦想在作着垂死的挣扎,挣扎的结果,就是让我感到极度的颓废。我坚持了二十多年,我还有多少黄金时间属于我呢?是的,我真的想告别我所热爱了二十多年的文学,可是我又于心何忍?我想我离开了文字我照样可以活出精彩来,然而真到了那一天,我也许在这精彩的背后,感觉什么都不属于我了,我只是形销骨立的一尊肉体了。我也尝试过很多次,告别文学,可是却无法真正的告别,我忘不了我曾经所作出的追求,我忘不了每次发表作品的那份狂喜,也许,我还真告别不了文学!
.1.7,白云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学艺术/投稿须知
1、作品体裁不限,小说、散文、诗歌、故事、评论、音乐等均可。2、请随作品附上本人生活照片和作者简介(含作者当前所在地)。3、不同意修改和配图的请注明。4、全部赞赏的60%作为稿费以红包形式发放给作者,赞赏不足10元(含10元)的不结算,7日后的赞赏不结算,同时把赞赏明细发送作者。如有漏算、错算,请告诉一下。5、严禁抄袭和一稿两投。来稿请注明“10号茶坊”和“原创”字样。谢谢您的支持。
投稿邮箱:
qq.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一点补骨脂注射液 零售 价格 元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