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绵阳的大街小巷,你总会看到一些很具历史特征的街道名,比如三光街、黄家巷、跃进路等等,近日,通过相关部门了解到,这些街道名在漫长的岁月中,沉积了绵阳太多的历史印记,并见证着绵阳城市的发展。绵阳自公元前年汉高祖设置涪县以来,已有多年建城史,如富乐山、越王楼等都是绵阳的历史见证,而绵阳城区的一些街道名也蕴含着绵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三光街:三光街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条街,据考证,三光街之名出自《庄子》“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三光是指日光、月光、星光。解放街解放街为唐宋城街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宋代参知政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出生地。民国时因有文庙(孔庙)、文昌宫(文昌帝君宫)、圣公会(耶稣),曾命名“通圣街”、“德操路”。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解放街”。曾有绵州州衙、千总署、子午报社、清代绵州试院、绵州联立中学(现绵阳一中所在地)等建筑,年改建,全长米,宽20余米。黄家巷黄家巷为唐宋古城街区,因清代时黄姓绅士在巷内建立黄氏公馆,故名“黄家巷”。原巷内多为四合院,年,黄家巷出土一批珍贵文物。年改建。红星街红星街为唐宋古城街区,明、清时期名为“神仙街”,有白衣庵、佛学社、州衙、杨公祠、警钟楼、文公馆、监狱等。年,因州衙所在地有中共绵阳地委机关,改名为“红星街”。年改建,全长米。孙家巷:孙家巷为唐宋古城街区。清代绵州进士、翰林学院庶士、蜀中“红学”第一人、绵州治经书院主讲孙桐生出生于此巷孙家大院,故名“孙家巷”。《孙桐生书信手札》现藏于绵阳图书馆,绵州大剧院建立于此巷旁。
随着城市的不断变迁,绵阳一些街道已经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但仍有一些街道见证绵阳近几十年的发展。
跃进路年,正值火红的大跃进时代,四家军工企业(长虹、九洲、华丰、涪江有线电厂)搬来绵阳,绵阳城北出现了一条宽10米、长多米的街道,被命名为“跃进路”。在绵阳的统计年鉴里,跃进路上的企业生产总值曾经占绵阳市生产总值的半壁河山,全省电子行业当年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而正是因为跃进路上那些企业的贡献,绵阳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成绵路成绵路是因为川陕公路城北路段于年在此修建,新中国成立前因此路段为绵阳至成都起始段,所以改名为“成绵路”。年曾改名“反修路”,年恢复“成绵路”。铁匠街:据考证,铁匠街因巷子里几十个铁匠铺子一字排开,“叮叮当当”的声音响彻半座城市而得名,但随着岁月流逝,城市不断发展,现代工业取代手工业,曾经“叮叮当当”的铁匠铺声音逐渐被世人淡忘。
来源:中国绵阳新闻网
想了解绵阳最新投资动态那就赶紧来白癜风专项资助北京白癜风医院简介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yangzx.com/mytc/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