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我市召开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市教体局就第三季度我市教育工作方面的亮点做了汇报。
长期以来,我市以“提升质量、促进公平”为核心,大力推进“”工程,绵阳整体教育质量稳居全省领先水平,教育品牌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迅速扩张,不仅为科技城建设吸引、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而且极好地带动了本地交通、商业、餐饮等产业发展,为绵阳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有力贡献,同时也使绵阳教育发展步入了内涵发展的新阶段。
多项改革激发凸显教育活力
今年高考,我市本科硬上线高达人,上线率达62%,较去年增加人,我市学子勇夺全省文科第一名和全省理科第二名,文、理科分以上特优生人数和全国奥赛保送生被清华、北大录取人数以绝对优势居全省第一,创造了高位求进的奇迹。
作为教育改革的重头戏,今年,我市教体局从体育入手,提高体育测试在中考中的权重,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取消市级三好和优干学生的录取加分政策,改进免试、特招艺体特长生招生,放宽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中考条件。同时,优化录取导向,腾出绵中、南山等名校学位,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多地惠及本地学生,中考改革走在了全省最前列。
此外,我市着力完善名校集团化办学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态势良好
今年,市教体局认真落实《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格执行就近免试入学、划片招生的刚性政策,有效杜绝招收择校生和收取择校费的问题。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态势良好,教育健康指数监测优于全国常模。
学前教育方面,今年我市启动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成功创建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和3所市一级示范幼儿园,新投资多万元扩建了两所市直属幼儿园,新增学位多个,相当于新建了一所公办幼儿园。同时,我市推行“以奖代补”,为全市民办幼儿园共补助资金万元,鼓励民办幼儿园降低收费标准。全市学前教育资源放量增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优质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今年以来,我省“优质教育资源从义务教育阶段扩展到高中教育阶段”这一举措在我市率先启动。我市确定绵阳中学领办北川中学、南山中学领办平武中学、绵阳外国语学校领办梓潼中学的办学模式,以“优质”帮扶“薄弱”的形式推动全市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时,我市计划在科技城新区、经开区塘汛、涪城青义、游仙小枧等城市新区,新建、扩建10余所中小学校。
同时,市教体局还大力开展“贫困学生资助惠民生”活动,今年共减免名在园幼儿保教费,资助名普通高中学生、名中职学生和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名普通高中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学费、免除名中职学生学费,同时积极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资助全市名学子圆梦大学。
师德师风长效机制推进转变
为打造精良教师队伍,推动教育队伍内涵发展,今年,我市先后出台《绵阳市中小学校长行为规范八不准》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对违反校长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实行“零容忍”,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有效推动教师作风转变。
同时,我市深入开展“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全市近4万名教师走访各类困难学生17万人,成功举办14场师德师风巡回演讲。为期一个月的整治活动,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进一步加强了教师队伍思想建设。
今年,我市全面实施教师培训计划,国培人次,市级培训名,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