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很多人都会浮现出各种成长股,各种神话,各种亮瞎双眼的公司。比如我们之前分析过的宁德时代、天齐锂业、洛阳钼业、先导智能,等等。
可是,在它们背后,另外也有一些公司,值得深入研究。
这家公司,在截至年4月25日的一个月间,持续暴跌,跌幅高达46.06%。而如果按照年8月12.64元的阶段高点来算,至今不到一年时间,价格已经跌到3.81元。
注意,这是什么样的跌幅?不到一年时间,跌幅超过70%!
读到这里,可能你会说:切,优塾君,这种破公司,基本面一塌糊涂,有什么好研究的?
可是,如果我告诉你,它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先驱,并且曾经在细分赛道上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你会是啥感觉。
它,是中国最早一批研发并量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企业。
它,在我国新能源大巴的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70%。
它,即便以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来看,国内也能排第三、在世界范围也能排第四。放眼世界,其实它仅次于宁德时代、松下、比亚迪。
它的名字,叫:沃特玛。在年,它被上市公司坚瑞沃能收购,曲线登上资本市场。
曾经,它是这个产业的知名龙头之一,甚至是这个江湖上“武林盟主”一般的存在,还号召群雄,做出规模庞大的“新能源产业联盟”——这个联盟,聚集了新能源产业链的众多企业,覆盖了原材料、核心零部件、新能源配件、光伏发电微网储能、装备制造、整车制造等环节。
可是,当年谁也想不到,今天的它:
年3月27日,坚瑞沃能突然曝出重大债务违约。
大股东李瑶及其一致行动人质押的股权被司法冻结,面临平仓风险,旗下13个银行账户被冻结。据公告披露,沃特玛发生逾期债务19.98亿元,主要为应付票据和银行借款。
4月2日复牌后,沃特玛连续跌停。
直接来看它的业绩数据:
年到年上半年,沃特玛(年后为坚瑞沃能口径)营收3.95亿、20.61亿、38.2亿、60.66亿;归母净利润为.94万、2.48亿、4.25亿、5.58亿;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5万、1.43亿、-21.54亿、-14.6亿;毛利率为32.65%、33.56%、35.17%、31.73%。
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所有投资人深思:
一家处在朝阳行业,排名国内第三、世界第四的企业,为什么会沦落成这个模样?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一步步发生的?
本案,透过沃特玛和坚瑞沃能这个案例,我们来研究一下动力电池这个行业的投资逻辑,从下到上,梳理一家企业有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点。希望这样的案例研究,能够帮你躲避上市公司的重大雷区。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本案提到的“财务报表分析”问题,以及上市公司的各种财务套路,建议细研究财务炼金术、财务魔术、IPO避雷指南,每日精进,必有收获。
而关于我们之前分析过的税务问题,可在5月5-6日我们举办的“资管产品和私募基金税务规划”研讨会上,系统学习。
此外,关于个人税务问题,可在5月19-20日我们举办的“个人所得税规划案例、架构,以及税务难点”研讨会上,系统学习。
同时,我们也面向30万优塾用户,招募具备多年经验的税务、并购、IPO专家,为企业用户们做经验分享。欢迎大家各种自荐和推荐,可联系负责人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