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年上半年绵阳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红星新闻记者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年上半年,绵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25亿元,增长4.5%。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绵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2%;股份制企业增长7.5%。分行业看,38个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其中: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28.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0.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0.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6.7%。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电视接收机顶盒同比增长48.9%,绝缘制品增长42.7%,光电子器件增长33.3%,光缆增长32.0%,房间空气调节器增长24.5%。
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高技术产业企业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同比增长15.9%,比绵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6.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企业增长18.3%,比绵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8.6个百分点。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5.4%。
除了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外,农业生产形势也是良好状态。上半年,绵阳全市主要农作物生产良好。初步统计,油菜籽产量增长6.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7.9%,水果产量增长19.7%,药材产量增长5.2%,茶叶产量增长10.1%。猪牛羊禽生产稳定,生猪出栏.49万头,增长8.1%;牛出栏5.71万头,增长4.1%;羊出栏38.02万只,增长5.2%。
服务业也在加快恢复。上半年,绵阳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0.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4.8%;金融业增长6.1%;房地产业增长0.2%;其他服务业增长6.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3.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6.1%。
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绵阳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6.0%,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6.7%,民间投资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6.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1.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7%。
据介绍,今年以来,绵阳坚决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政策对冲效应显现,发展质效加快提升,上半年绵阳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红星新闻记者汤小均
实习编辑朱洁英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