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16:30
由绵阳市政协和
绵阳市广播电视台FM
联合推出的大型广播直播访谈节目
《对话·提案去哪儿了》第三期
正在进行中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绵阳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行官”。
截至年底,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达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12万公里,南郊机场跻身全国机场50强。
目前,绵阳已经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骨架网络,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上陕甘、西出宁青”的交通门户。
节目邀请市政协委员与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做客直播间,围绕重点提案《关于绵阳市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展开热议。市政协副主席罗蒙、市政协秘书长毛一兵到现场进行了指导。
筹谋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党中央布的一盘“大棋局”,是绵阳必须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必须抢抓的重大发展机遇。
从加快建设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来看,绵阳是重要支撑;从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看,绵阳是重要引领;从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来看,绵阳是重要支点。
绵阳有条件、有责任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承担重要使命、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从空间区位来看,绵阳偏离成渝双核的区域主轴,在区域交通网络中,位于成都平原经济区外圈层。这对绵阳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地理位置上存在先天的“不足”。这引起市政协委员邱秋、陈虹君等人的注意。
为此,在去年3月召开的市政协七届六次会议上,邱秋、陈虹君等委员提交提案,建议通过加强铁路、公路和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绵阳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铺好路。
绵阳市政协委员邱秋——
第一是加快推进铁路建设,尽快打通绵阳南下东出大通道,增加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紧密连接,进一步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
第二是建议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尽快启动三大乐高速建设。
第三是建议推动机场迁建,织密航空线网。
其实,近年来,我市一直在加强与成渝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在成都方向谋划布局了“5高3快多联”的交通网络,在重庆方向谋划布局了“4高1水多联”的交通网络。
计划在“十四五”期间,绵阳交通基本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实现市域1小时覆盖,成渝双核2小时互通,国内重要经济节点城市3小时到达的出行圈。
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科科长魏晨——
成都方向的“5高”分别是建成的成绵、成绵复线、成巴高速,在建的成绵扩容、中遂高速;
“3快”分别是绵阳段已建成的对接天府机场的绵中金简快速通道,以及规划的对接成都天府大道北延线的成德绵大道、德绵大道;
“多联”指G等多条已通车普通公路。
重庆方向‘4高’分别是建成的成渝环线绵遂、绵西高速,在建的中遂高速,规划的茂盐-三大乐高速。
△绵西高速
△成巴高速
在这些高速公路网当中,G5成绵扩容项目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条道路。它是年开始新建的一条与G5成绵高速路线平行的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后,将进一步强加绵阳与成都地区的交通联系。
△G5高速
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何家荣——
这条公路目前正全线加快建设,预计年底建成通车。
通车后绵阳主城区与成都之间将形成3条高速公路通道,极大缓解目前行车不便的情况。
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加快普通公路建设。“十四五”期间主要推进对接成都天府大道北延线的成德绵大道、德绵大道建设。
除了高速公路外,我市着力加强成兰铁路和绵遂内铁路建设,积极构建以“十”字型为主的铁路网,结束了安州、三台不通铁路的历史,解决对外大通道方向单一和覆盖面不宽的问题。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林伟——
绵遂内铁路全长公里,途经绵阳、遂宁、资阳,止于内江。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完善全国高铁网,密切川渝两地联系,共建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
成兰铁路建成后将实现成渝城市群与西北地区的有效联系,助推区域间的协同发展。
△成兰铁路
△绵遂内铁路
在航空建设方面,我市也在通过从提升绵阳机场保障能力,积极推动运训分流,积极谋划绵阳机场迁建等方面入手,不断缓解南郊机场跑道空域资源紧张问题,有效提升绵阳机场的运输服务能力。
魏晨——
我们制定了《绵阳机场保障能力提升工程方案》,通过完善机场硬件设施、提升空管保障能力、加强净空及电磁环境保护、加强机场周边环境整治等举措,实现绵阳机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指数的大幅度提升。
目前,T2航站楼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90%以上,力争今年9月底前建成投入使用。
路通,则一通百通。绵阳处于成渝地区重要联接点上,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畅通出梁通道,完善区内交通网络。努力建成铁公水空立体多式联运体系,从交通大市迈进交通强市,更好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记者:宋德平
责编:曾秀云
安州区融媒体中心
平武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