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再点击“ 生卒年不详。梓州(今四川三台)人。与裴休友善。文宗开成二年(),休荐登进士第。后归梓州,颇游狎邪。性狂纵倨傲,以诗讥东川节度使杨汝士。汝士大怒,以书责其座主高锴,棠惧,遂往剑州。后参越巂军事,夭卒。事迹散见《云溪友议》卷中、《唐摭言》卷一三、《唐诗纪事》。
王涣(?~)
东汉京师洛阳,是达官贵人、皇亲国戚集中的地方,历来是难治之地。洛阳县作为管理京城的地方机构,级别低但责任重,若非具有非凡魄力的县令,很难有所作为。但京师这个人人犯难的位置上,却留下了两位名人,一个是东汉初期的强项令董宣,另一个就是“神算”王涣。
哀章(?~23)
哀章(?—23年)梓潼人,西汉末年太学生,后为新朝时期王莽幸臣。王莽死后,他和太师王匡共降更始政权,皆被杀。
王崇(~?)
王崇(约公元年-?),字幼远,广汉郪人。东汉将作大匠王堂后裔。祖父王商,字文表,州牧刘璋时担任蜀郡太守,有懿德高名,名在《耆旧传》。父王彭,字仲,官至蜀汉巴郡太守。王崇兄弟四人,年轻时并有令望,名闻益州。崇博闻广识,学识渊博,性格高雅广弘,被称为贞士。
严震(~)
严震(~年),字遐闻,梓州盐亭(今四川盐亭县)人。安史之乱时,以家财助唐军,被授州长史。严武镇西川,署为押衙。后山南西道节度使,奏为凤州(治今陕西凤县)刺史,以母丧罢归,复起本官,充兴、凤两州团练使。在任为政清廉,兴利除害,四方称颂。
嫘祖
一作累祖,为西陵氏之女,黄帝正妻。传说中说她是中原养蚕制丝方法的创造者,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尊嫘祖“先蚕”(即始蚕之神)。《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萝以供衣服。”她与黄帝所生之子昌意是有虞氏及夏的祖先;另一个儿子玄嚣。
赵蕤(~)
?赵蕤(ruí),字太宾,号东岩子。梓州盐亭人(今四川省盐亭县两河镇赵家坝人),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年),卒于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年)。唐代杰出的道家与纵横家。赵蕤和李白是唐代的“蜀中二杰”,以“赵蕤术数,李白文章”并称。
文同(~)
文同(-),字与可,自号“丹渊客”,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县(今属绵阳市盐亭县)人。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后裔。父祖均以农为业,家境贫寒。文同少时卖柴,曾受官差鞭打羞辱,遂决心刻苦攻读,以后做好官,为民除害。
涪翁
涪翁,西汉末、东汉初涪县(今绵阳市区)人。其真实姓名及生卒年均不详。据《后汉书·郭玉传》记载,当时涪江边上有一位老人,人们不知他叫什么名字,因他在涪江上打渔为生,人们称他为涪翁。涪翁为人治病不取报酬,见有病人就用石针为其诊治,即刻便能治愈。
孙桐生(~)
孙桐生(—),四川绵阳人,字小峰(亦作筱峰)。幼时聪慧好学,读书能一目数行,一览不忘。咸丰二年()高中进士,咸丰皇帝钦点他为翰林院庶吉士。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
清了禅师(~)
清了禅师(—),俗家姓雍,四川左绵人。襁褓时抱入圣果寺,一见佛像,喜动眉睫。北宋元符元年(),出家圣果寺,依清俊大师为小沙弥。崇宁五年(),登坛试讲《妙法莲华经》,说理圆融,听众称善。从此受戒得度,即往成都大慈寺学习天台经论。
景鸾
景鸾,字汉伯,东汉时期梓潼县人。年轻的时候,曾求师于广汉经学家郝伯宗,又与蜀郡任叔本、颍川李仲、渤海孟元叔等人一起游学四方。景鸾精通五经,知识广博,对《齐诗》和《施氏易》最有研究。汉代时,经学已与讖纬、占验之术结合,于是他兼习《河图》、《洛书》与图纬之学。
金献民
金献民,字舜举,明代绵州(今绵阳市)人,生卒不详,明成化二十年()进士。在明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为官,历任行人、御史、天津副使、湖广按察使、贵州按察使、南京刑部尚书、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务。明孝宗弘治初年任御史,巡察云南。
姚希得(?~)
姚希得[生卒]?-[籍贯]潼川府(治今三台县)人[朝代]宋朝[主要著作]续宋名臣言行录,奏稿,橘州文集[小传]宋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授小溪县主簿。改知蒲江县。再改通判太平州、福州。居官抑强扶弱,政声著闻。
释海灯(~)
释海灯(-),生于四川江油,俗姓范,名靖鹤,字剑英,又名无病,号无病道人,法号:海灯。中国当代的传奇人物、著名诗人、武术家、禅宗上师。接智光老法师传临济正宗法。接虚云老和尚传沩仰宗法脉,赐法名“宣明”。海灯是禅宗沩仰宗第九代祖师宣明。
蒙文通(~)
蒙文通先生(--),名尔达,字文通,四川省盐亭县石牛庙乡人。我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从二十年代起即执教于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成都国学院、中央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四十年代即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兼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教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