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诞生于中唐时期的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县清廉乡,即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李白青少年时期在家乡的生活以读书、习剑为主,蜀中的自然环境极为美丽,既有奇险雄伟的山川,又有平衍秀媚的原野。对于家乡的名山古道,看看李白在诗中是怎样描绘的吧。
金牛古道风景区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战国中期,秦国想吞并巴蜀,但巴蜀难行。秦惠王利用蜀王贪财好色的弱点,假称有石牛可以变金,蜀王信以为真,要求把石牛送给他,秦惠王要蜀国自己把路修好,派人去送。蜀王命五丁力士修路,路成运回石牛。秦惠王又选了五位美女送给蜀王,蜀王派五丁力士前去迎接,行至梓潼,遇大蛇横道,五丁力士用力曳蛇,引起山崩地裂,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就是指七曲山下发生的这一段悲壮的故事。这条四川通往中原的古道称金牛道,又称石牛道。现在,整个金牛古道,正在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遗产。
“李白寻访的第一座名山”窦圌山题窦圌山
“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
窦圌山是李白寻访的第一座名山,李白的《题窦圌山》画龙点睛的描写了窦团山的美景。
窦圌山又名圌山,位于四川江油城北20公里的涪江东岸。因山极似豆子大的石子构成,山形如圌(草屯),便称豆圌山。再后因唐代彭明县有个主薄叫窦子明(又称窦子石),倾慕窦圌山清、奇、幽、秀,便弃官隐居山上,修仙炼道。他换修了铁索桥,重建了山上的寺庙,三年后功成飞升,从山门口的悬崖处跳了下去,变了神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从此,后人为纪念他,便将豆圌山改名为窦圌山。
窦圌山远看呈团形,南北走向,长2.8公里,宽1.68公里,面积约4.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米,相对高度米。地理座标:东经度49分,北纬31度55分。
窦圌山飞天藏年被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颠三峰,拔地而起,高逾米。峰顶各有古庙一座,名东岳、窦真、鲁班。三峰之中惟一峰有险路可通,其余两峰由上下两根铁索组成悬桥相连。峰下不远处为云岩寺,始建于唐,明末焚于兵火,清雍正三年(年)重修。
“川北小山峡”涪江六峡蜀道难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破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揉欲渡愁攀援......连天去峰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石水’为一字崖转石万壑雷。”涪江六峡在江油武都镇与平武县南坝镇之间。谷长50多公里,两侧米以上的山峰有10余座。谷口为“第二都江堰”——武都引水工程的引水口和高达百米的堤坝。大坝将涪江拦腰斩断,“高峡出平湖”,形成长38公里,水面18.7平方公里的人工湖。观雾山和窦圌山倒映在万顷碧波之上,湖光山色,如诗如画。佛教名刹极乐堂隐于湖畔丛林之中,梵音袅袅于山水之间。
山峰一个接着一个成阶梯状排列。涪江六峡四季有景,春季江水如黛,鸟语花香;夏季凉风习习;秋季红叶幽谷;冬季重峦叠嶂黑白分明。
据考证,涪江是古蜀人从北方往成都平原迁徙的通道之一,涪江峡谷是三国邓艾灭蜀的阴平古道,阴平古道在穿过涪江峡谷后就离开峡谷,沿绵阳九岭的方水,西转到安县花荄,经黄土、安昌,过桑枣、秀水、迎新,沿着龙门山脉通往成都,涪江峡谷是成都平原与北方中原交流的一个重要通道。
30余公里的涪江峡谷,兼备秀美、幽静、雄奇、险峻诸特色,可与长江小山峡比美。当年李白访江油县尉,就是溯涪江六峡而上,到达设在今平武县南坝镇的江油县衙。险峻壮美的涪江六峡熏陶了李白的诗魂,酝酿出了千古绝唱《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破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揉欲渡愁攀援......连天去峰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石水’为一字崖转石万壑雷。”这也是“涪江六峡的写照。”
“晓峰如画”大匡山别匡山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伟大诗人李白的《别匡山》描写了他曾读书十年的大匡山美景,抒发了他要为大唐盛世奉献出文才武艺的宏伟抱负。正是这里的奇山秀水孕育出了闻名世界的伟大诗人。
大匡山位于绵阳市西北60公里的江油大康镇境内。原来匡山植被很好,郁郁葱葱的苍松巨柏,万壑争流的银瀑飞泉,山间崖畔的翠竹新篁,觅食于密林的小鹿,飞舞于树梢的白鹤......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图卷,李白曾以"晓峰如画碧参差"来描绘.可惜!在大炼钢铁运动及"文革"中,森林被砍伐,庙宇遭拆毁,泉水干涸,李白诗中的美景荡然无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地方政府重视恢复匡山美景,实行划片承包,封山育林,保护植被,逐步恢复景点,经过近20年的努力,匡山又重现“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的美景。
诗仙盛赞戴天山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是青年李白在隐居读书于戴天山时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以清新的笔调,展现出一幅恬静幽丽的山水画卷。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写的是春天景色。戴天山的春天最美,由于它海拔较高,花开得迟一些,当平坝桃花、梨花、李花相继凋谢,而这里春意正浓。在农家小院里,溪涧边,山路旁,在万绿丛中,冒出那么几树桃花或李花,李白诗云:“桃花戴露浓”,正如山水画中的点睛之笔。不过春天的戴天山最美的还是那漫山遍野的辛夷花。这辛夷花本是吴姓家族定居吴家后山以后,作为药材培植的。辛夷花经吴家多年的培育,己发展到2万多株,占地约多亩。开花时在清明节前后半个月。辛夷花有粉红、大红、紫红、猩红等色,千树万树,堆成花山,汇成花海,如朝霞般灿烂,如锦缎般绚丽。
近年在戴天山上发现了几座巨型溶洞,洞内的石笋、钟乳石、石柱、石幔组成一座地下迷宫,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当年,酷爱求仙访道的诗仙李白,曾在此座山下隐居十年,又在这座山上访过道士,很可能曾到此洞一游,因此可名曰“诗仙洞”。
文章来源:《绵阳地方文化简明读本》,四川省绵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川省绵阳市社会科学促进会编印
照片征集
建设幸福美丽绵阳,努力把绵阳打造成全省最幸福、最美丽的城市,使美丽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请把你镜头下的“幸福美丽绵阳”照片发给我们。照片请附上拍摄时间+地点+字以内照片说明,我们将择优选择照片发布到绵阳市图书馆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治疗白癜风最新方法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